• 关于支教,我们能做什么

    关于支教,我们能做什么   2018年7月,我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水西沟镇的一所中学,成为一名初中老师,开始了我的支教岁月。现在,我回顾这段短暂而丰富的经历,留下些许感悟的注脚,尝试为大家勾勒出新疆支教的样貌。  打破预设 发现需求关于支教,我构想过无数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画面。支教地是贫瘠的,我们更多面临的是硬件的缺失,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的我们将为边疆落后地区带去大的改变。然而数月的支教生活,打破了我的这一预设,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支教的真正任务是什么。  支教地经济的发展超乎想象。我们支教的水西沟中学地处南山脚下,其所在地依托周边景区发展起第三产业。据当地老师说,这里的物价是全疆最高,房价也逼近乌鲁木齐市区。学校不仅给每间教室配备了全套的多媒体设施,还有现代化的礼堂,教育经费由财政足额拨付,在硬件方面完全可以和市区的学校相媲美。  曾有北大校友联系我们,希望给学校里的贫困生捐赠100余套书包、字典、文具等学习用品,但学校老师告诉我们,学校里真正称得上贫困的学生少之又少,以一年级为例,四个班级100余人,仅有八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帮助。此外,政府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的校服和免费的校车接送,为贫困学生减免伙食费,并提供助学金支持。校友送来的善意与温暖,我们竟因现实需求的缺失不知如何妥善安放。  但是这里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学习。许多少数民族同学不会用国语进行交流,基本的汉语拼音都尚未接触;教学硬件先进而完备,校长的朋友圈却常年放着招聘教师的信息;老师们走进教室为孩子讲授知识,从价值观上引导他们成长,但是老师的知识水平不高,对很多知识概念不甚了解,只是机械地念着教辅书的答案……教育实力的匮乏不胜枚举。  明确定位 教育扶贫困难客观存在,改变亟待发生。在软硬实力落差明显的情况下,我们支教老师的使命在对现状的体察中逐渐明晰——不用费心思拉赞助、忙募捐去解决孩子们的文具、课本和教室等物质条件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走进课堂,关注教学的本质,做一名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和价值观的引导者。  研究生支教团的项目全称是“青年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但“扶贫”二字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意涵。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政府在物质上的援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并将继续进行下去,经济上的脱贫短期便可见效。但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求扶贫工作既要“扶志”又要“扶智”,究其根本就是要在观念上引导人民群众跟上社会发展进程,用辛勤劳动和科学知识彻底摆脱贫困。教育工作是扶贫“扶智”工作的重要一环,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正确价值观念是支教者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工作。  支教工作返璞归真,但我们的工作难度有增无减。以我教授的初中语文和政治为例,用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讲授初中课程看似容易,但支教地的特殊情况带来了实际的挑战。新疆之前推行的是双语授课,在考试模式上“民考民”“民考汉”“汉考汉”三种并存,但从今年开始,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汉合校”,将原先进行民族语言教学的学生全部并入汉语学校,在全社会推广国语教育。我所支教的水西沟中学就并入了500余名汉语基础薄弱的中小学生。在我讲授的初三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无法完整地读出 《沁园春·雪》 这篇课文,而课后的抄写生字词作业中,班上一半的孩子拼音书写错误百出。这就意味着我不仅仅要完成既定的初三教学计划,更要从小学基础知识抓起,纠正他们的汉字和拼音书写,培养基本的国语表达能力,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也随之成倍增加。  针对民汉合校的情况,我和年级的老师一起组织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在课下进行培优、补差和分层辅导,而在课上,则将更多的回答问题机会给予国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多朗读、多表述。支教是没有预案的,也不可能有预案,支教之前我们谁也不会想到,初三学生的汉语水平竟不及内地小学生。但是挑战性和趣味性就在于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去完成这项看似平凡、却一点也不简单的工作。  教学之外 工作继续尽管承担了许多日常的教学工作,但我们支教大学生的身份与当地教师仍有一些区别。我们并没有教学升学率和优秀率评比的压力,这一年支教的目标也许并不在于为学校争夺全县教学排名,更在于我们如何在支教的过程中体察社会,如何培养当地孩子学习的能力,向他们展现广阔的世界。  2018年8月22日,是新疆的古尔邦节,这一天全校少数民族职工放假,我和另一名支教老师,还有学校里其他的汉族男老师一起值班护校;8月30日,我第一次裹着厚棉衣,揣着对讲机,拿着台灯和教案本在学校的门卫室,边值夜班边写教案;9月26日早晨8点,乌鲁木齐县下起了第一场大雪,雨夹着雪铺天盖地而来,我戴着袖章,拿着护校的工具,和其他男老师一起,在学校门口接送学生过马路……我们在西部地区做起了体力活,干起了“保安”,难得的经历更让我体会到基层教育的不易。  在教学之余,我们也承担着一些基础的事务工作,比如:每天中午给学生打饭。拿着饭勺给孩子们打饭加菜,这个孩子饭量小,那个孩子食量大;这个孩子爱吃肉,那个孩子不爱吃面,这些信息在打饭的第一周就记在了我的脑子里。每天给班上的学生打完饭,自己再拿来碗筷,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各自的见闻。平凡事情的背后却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育人过程。  10月16日,我们带领水西沟中学的八名同学来到北大参加志愿文化节,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广阔天地的窗户。北大的一切在我们课堂的讲述中,在他们亲身的触碰下变得真实可感,也播下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行文至此,这段时间支教的历程逐渐明晰,日常的点滴化为不知名的欣喜,化为不经意的留念,化为这段思考中的独白。  关于支教,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选择到西部支教时喊出的口号,我们也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当时的承诺。  作为新时代的北大青年,选择支教便是选择了一种走进基层、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的途径。与学生的相处,让我看到了教育扶贫任务的紧迫;与当地村民的交谈,我了解到新疆社会环境的变迁;多民族共处的社会环境让我认识到文化内部的差异,但仍感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手足情深。扎根基层、融入群众让我认识到一个鲜活可感的新疆,让我对这个世界怀有更为深切的热爱和关怀。  支教还是进行时,我还无法对所认知的支教工作作出全面概括或者评价。备课教学、跟班辅导和值班周而复始地进行,逐步开启我支教的生活轨迹。一年的时间,我们不一定能为支教地带去巨大的帮助,但聚焦当下,砥砺前行,用心做好分内事,相信改变将悄然发生。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愿我们终有所为!

  • 拉萨的幸福生活

    拉萨的幸福生活   我之所以选择到西藏支教,一方面是因为想再回西藏看一看,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一个没什么定力的人,这里离家最远,不能随便跑回去。  拉萨的天总是很蓝,几朵云彩随意地挂在天上,有时会突然感觉这样的天空很不真实,像是被谁画上去的。我很喜欢拉萨中学,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校园很大、很新,总能看到有努力的学生在草坪上背书,虽然效果似乎并不怎么好。  从7月23日算起,在西藏也已经满3个月了,但因为高一开学晚的缘故,我的“教师”生涯还不到两个月。在没有带学生之前,我见到老师们还是会习惯性地鞠躬说一声“老师好”,仿佛回到了高中。高一开学后,校园里就热闹了很多,正在说笑的学生看到我会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说一声“老师好”,然后迅速跑开,把我嘴边的“你好”生生憋了回去。我想我大概还没有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  我也拿捏不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班是藏文班,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我尽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有趣的大哥哥,希望他们能信任我、接纳我。但这样并没有换来相互的信任。似乎我比别的老师温柔太多了,班上开始出现了上课说话、作业抄袭等现象。我会在忍无可忍时对同学发火,班里的学习状态会因此好上几天,但过几天他们似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得已,我们陷入了“发火-认真-调皮-发火”的死循环之中,而这并不是我期待的师生关系。  在又一次发现作业抄袭后,我和同事开玩笑说,在拉中的教学相长,大概是教师长学生一点点知识,学生长教师许多耐心吧。客观上来说,如果耐心不长,长的大概会是我的血压了吧。当时发烧去医院体检,医生顺带给我量了血压,高压接近 160。有一天和领导聊起这个话题,他安慰我说,他们希望北大志愿者不要局限于知识上的教学,更要注重视野上的开拓。但我一直相信藏族学生是有英语学习天赋的,我还是不希望他们挥霍这样的天赋。  不过,北大西藏支教团一直都很注重课外的素质拓展。就在今年,我们的“北京大学-拉萨中学游学团”和“雪域燕声系列讲座”都获得了西藏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算是对前辈们历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我也很想做更多的事情,因此申请担任了拉萨中学模拟联合国社团的指导教师,希望能够用自己不多的经验帮助这个年轻的社团健康发展。在面试现场,我问了很多同学这样的问题:“你了解联合国么?你为什么要参与模拟联合国?”我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不了解,想过来提高英语。”想提高就行,希望有一天能在北大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拉萨,自由时间不少,有时候我会去甜茶馆点一壶甜茶坐半天,看书,也看来往的行人。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总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人,或者是希望自己变有趣的人。也正因如此,我的生活也不至于无聊。在过生日那天,我认识了开酒吧的老鬼和休学旅行的林乔年,为孤独的我献上了哈达,这种奇妙的缘份或许也只能发生在拉萨吧。独处的时候似乎更容易被别人善良地对待,也可能是孤独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于陌生人的善良吧。  我也很庆幸,在这里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6月份,全国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在南京进行了一次统一的培训,让我们这些独自前往遥远边疆的人得以提前相认。我们分散于西藏各地,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教着不同的科目,但怀有相同的热忱;我们有着不同的烦恼,但肩负相同的责任。每次难得的相聚,都让我相信“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是活生生存在的。  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但面对一切与学生相关的事情时,我便认真起来。上课,是我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我很喜欢学英语,自然也希望把我的热情带给学生们,同时,与学生的相处似乎也能让我变得年轻一些。在开学第一课上,我曾经问过他们觉得英语有没有用,他们给了我肯定的回答,但是我问有多少学生从小到大没及格过的时候,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举起了手。问起原因,他们说道:“不想学。”想来也可以理解,对于需要学习3门语言(藏语、汉语文、英语皆为高考科目)的藏族学生来说,语言学习的压力确实大了些。  我一直相信,有了热情才有可能好好学习,于是我便和学生约定,如果今天课堂纪律好、作业质量高,我会在课上留出5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讲一些课外知识,但若是让我发现上课吵闹、作业抄袭,这5分钟便会改成批评或是知识点讲解。或许他们也受够了我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师,或许是我手中终于有了可以“威胁”他们的把柄,课堂纪律比以前好了很多。甚至,有一天下课,竟然有同学过来找我问问题,史无前例,让我开心了很久。  在拉萨,幸福可以很简单。前段时间又一次体检,好像身体确实出了一些问题,医生建议多休息少运动。我这种急性子,一直不太习惯慢生活。当我不得不躺在床上,或者是慢慢走着去医院、去吃饭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变得美好,比如长得像鸡腿的云,远方的山上在下雪,雨夜会有紫色的闪电,学生送了我一颗万圣节的糖果……之前听西藏的老人讲,藏族人如何理解“爱”,他说这是喜欢的“集合”,爱一个人,就要喜欢他/她的全部,从头发到脚趾甲,哪怕是他/她吐痰的姿势都喜欢,这才叫作爱。如此说来,我爱西藏。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2018 届毕业生,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现为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一英语教师)

  • 燕行塞北,筑梦草原

    燕行塞北,筑梦草原   虽然还只是10月,但草原上已经下了几场小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人不由裹紧了衣服。由于今年降水很少,放眼望去,草原早已是一片荒芜,我的内心在这两个月的支教中却是收获颇丰。  一所特别的学校赤峰市巴林右旗是国家级贫困县,近一半人口是少数民族,2009年,在国家并校政策的推动下,大板四中由原6所农村汉授初中合并而成,是全旗唯一一所寄宿走读并行的汉语授课中学。根据政策安排,这里的学生近八成来自周围的农村小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愿低,家庭也对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大部分学生住的地方距离学校较远,往返交通不便,有些学生从家到学校甚至单程就要 3 个小时,因此80%的学生在学校集中住宿,这里学制为上10天课休息4天。  教一门学生畏惧的学科开学前,校长问我能否胜任初三数学的教学任务,学校认为来支教的充满青春朝气的北大学生和学生年龄差距小,榜样示范性强,在初三一年的教学中,能将自己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近距离分享给这些一年后要面临中考的学生们,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提升成绩。乍听到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时,我内心略有几分忐忑,担心自身教学经验不足,但我在北大4年里学会的担当和来之前已经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使我没有丝毫推脱与犹豫就接受了这一任务。  然而,第一堂课过后,我发现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我任课的这个班级共40多人,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中仅有1/3的学生及格,而用北大人常谈起的优秀率(85分以上)来算则是0。而更糟糕的是,从他们课堂上茫然的眼神和低头的样子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已经丧失兴趣甚至放弃希望。如何用一年的时间,帮助这么多学生尽可能提升成绩、重拾学习的兴趣,是我人生20多年来从未遇到的难题。  数学课是这里的学生最畏惧的科目,所以第一件事是让他们重拾学习数学的兴趣,愿意学数学。我努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程度,将一些数学问题尽量和他们日常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讲述,并且自己制作一些幻灯片演示,让他们眼中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不那么抽象和无趣。此外,我对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小奖励,逐渐使课堂授课模式从被动式的点名提问转变为学生主动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  作业情况不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初几次收到的课后作业里,部分学生认真态度欠缺,甚至交上来的就是一片空白。为提升作业质量,我和学生们约法三章:不得抄袭他人,不许空白,写明不懂的地方。作为老师,我也承诺定会认真批注每本作业,并且在晚自习时到班级为他们一一答疑解惑。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逐渐发现,有时我在他们作业本上批改的文字量甚至与他们所写的相差不多,渐渐也“不好意思”随意应付作业了。  不只是师生,也是亲人上课的10天中,我们和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伴,学生与我们相处的时间要比和家长还要长。班里的学生与我年龄相差也只有七八岁,在朝夕相伴的生活中,我们在心里也逐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9月末的中秋节放假前夕,我买来月饼与他们分享,互祝中秋快乐,虽然自己独在异乡,但仍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课余饭后,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路上和他们聊天中,不但给他们讲述他们十分憧憬的北大生活,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他们的父母多为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或者是常年外出务工,有些家庭还没有摘除贫困的帽子。于这些学生和家庭而言,孩子就是家庭未来的希望,而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学习知识、读书考学,大多数孩子也希望通过求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解这些之后,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前不久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结果同学们的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我的心情压抑了许久,比自己求学时考不好还要难受许多。回到班级站在讲台上,我正思索该如何鼓励他们时,学生们反而先主动围在讲台前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但之后会更努力的。  犹记得那晚虽寒风刺骨,但学生们带给我的感动和与学生一起为梦想拼搏的劲头使得那天的记忆格外温暖。(作者为北京大学工学院2018届毕业生,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团成员,现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第四中学初三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