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教,我们能做什么

期次:第1499期    作者:张翊彬   查看:637



  2018年7月,我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水西沟镇的一所中学,成为一名初中老师,开始了我的支教岁月。现在,我回顾这段短暂而丰富的经历,留下些许感悟的注脚,尝试为大家勾勒出新疆支教的样貌。
  打破预设 发现需求关于支教,我构想过无数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画面。支教地是贫瘠的,我们更多面临的是硬件的缺失,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的我们将为边疆落后地区带去大的改变。然而数月的支教生活,打破了我的这一预设,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支教的真正任务是什么。
  支教地经济的发展超乎想象。我们支教的水西沟中学地处南山脚下,其所在地依托周边景区发展起第三产业。据当地老师说,这里的物价是全疆最高,房价也逼近乌鲁木齐市区。学校不仅给每间教室配备了全套的多媒体设施,还有现代化的礼堂,教育经费由财政足额拨付,在硬件方面完全可以和市区的学校相媲美。
  曾有北大校友联系我们,希望给学校里的贫困生捐赠100余套书包、字典、文具等学习用品,但学校老师告诉我们,学校里真正称得上贫困的学生少之又少,以一年级为例,四个班级100余人,仅有八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帮助。此外,政府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的校服和免费的校车接送,为贫困学生减免伙食费,并提供助学金支持。校友送来的善意与温暖,我们竟因现实需求的缺失不知如何妥善安放。
  但是这里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学习。许多少数民族同学不会用国语进行交流,基本的汉语拼音都尚未接触;教学硬件先进而完备,校长的朋友圈却常年放着招聘教师的信息;老师们走进教室为孩子讲授知识,从价值观上引导他们成长,但是老师的知识水平不高,对很多知识概念不甚了解,只是机械地念着教辅书的答案……教育实力的匮乏不胜枚举。
  明确定位 教育扶贫困难客观存在,改变亟待发生。在软硬实力落差明显的情况下,我们支教老师的使命在对现状的体察中逐渐明晰——不用费心思拉赞助、忙募捐去解决孩子们的文具、
课本和教室等物质条件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走进课堂,关注教学的本质,做一名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和价值观的引导者。
  研究生支教团的项目全称是“青年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但“扶贫”二字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意涵。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政府在物质上的援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并将继续进行下去,经济上的脱贫短期便可见效。但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求扶贫工作既要“扶志”又要“扶智”,究其根本就是要在观念上引导人民群众跟上社会发展进程,用辛勤劳动和科学知识彻底摆脱贫困。教育工作是扶贫“扶智”工作的重要一环,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正确价值观念是支教者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工作。
  支教工作返璞归真,但我们的工作难度有增无减。以我教授的初中语文和政治为例,用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讲授初中课程看似容易,但支教地的特殊情况带来了实际的挑战。新疆之前推行的是双语授课,在考试模式上“民考民”“民考汉”“汉考汉”三种并存,但从今年开始,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汉合校”,将原先进行民族语言教学的学生全部并入汉语学校,在全社会推广国语教育。我所支教的水西沟中学就并入了500余名汉语基础薄弱的中小学生。在我讲授的初三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无法完整地读出 《沁园春·雪》 这篇课文,而课后的抄写生字词作业中,班上一半的孩子拼音书写错误百出。这就意味着我不仅仅要完成既定的初三教学计划,更要从小学基础知识抓起,纠正他们的汉字和拼音书写,培养基本的国语表达能力,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也随之成倍增加。
  针对民汉合校的情况,我和年级的老师一起组织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在课下进行培优、补差和分层辅导,而在课上,则将更多的回答问题机会给予国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多朗读、多表述。支教是没有预案的,也不可能有预案,支教之前我们谁也不会想到,初三学生的汉语水平竟不及内地小学生。但是挑战性和趣味性就在于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去完成这项看似平凡、却一点也不简单的工作。
  教学之外 工作继续尽管承担了许多日常的教学工作,但我们支教大学生的身份与当地教师仍有一些区别。我们并没有教学升学率和优秀率评比的压力,这一年支教的目标也许并不在于为学校争夺全县教学排名,更在于我们如何在支教的过程中体察社会,如何培养当地孩子学习的能力,向他们展现广阔的世界。
  2018年8月22日,是新疆的古尔邦节,这一天全校少数民族职工放假,我和另一名
支教老师,还有学校里其他的汉族男老师一起值班护校;8月30日,我第一次裹着厚棉衣,揣着对讲机,拿着台灯和教案本在学校的门卫室,边值夜班边写教案;9月26日早晨8点,乌鲁木齐县下起了第一场大雪,雨夹着雪铺天盖地而来,我戴着袖章,拿着护校的工具,和其他男老师一起,在学校门口接送学生过马路……我们在西部地区做起了体力活,干起了“保安”,难得的经历更让我体会到基层教育的不易。
  在教学之余,我们也承担着一些基础的事务工作,比如:每天中午给学生打饭。拿着饭勺给孩子们打饭加菜,这个孩子饭量小,那个孩子食量大;这个孩子爱吃肉,那个孩子不爱吃面,这些信息在打饭的第一周就记在了我的脑子里。每天给班上的学生打完饭,自己再拿来碗筷,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各自的见闻。平凡事情的背后却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育人过程。
  10月16日,我们带领水西沟中学的八名同学来到北大参加志愿文化节,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广阔天地的窗户。北大的一切在我们课堂的讲述中,在他们亲身的触碰下变得真实可感,也播下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行文至此,这段时间支教的历程逐渐明晰,日常的点滴化为不知名的欣喜,化为不经意的留念,化为这段思考中的独白。
  关于支教,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选择到西部支教时喊出的口号,我们也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当时的承诺。
  作为新时代的北大青年,选择支教便是选择了一种走进基层、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的途径。与学生的相处,让我看到了教育扶贫任务的紧迫;与当地村民的交谈,我了解到新疆社会环境的变迁;多民族共处的社会环境让我认识到文化内部的差异,但仍感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手足情深。扎根基层、融入群众让我认识到一个鲜活可感的新疆,让我对这个世界怀有更为深切的热爱和关怀。
  支教还是进行时,我还无法对所认知的支教工作作出全面概括或者评价。备课教学、跟班辅导和值班周而复始地进行,逐步开启我支教的生活轨迹。一年的时间,我们不一定能为支教地带去巨大的帮助,但聚焦当下,砥砺前行,用心做好分内事,相信改变将悄然发生。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愿我们终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