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孩儿立志出乡关

期次:第1667期    作者:·单伟  李春阳  李平   查看:1

本文讲述了毛泽东在青春期经历的成长历程,包括与父亲发生冲突、离家出走、恢复学业等事件,以及他投身革命事业的历史贡献。摘要:毛泽东在青春期经历成长历程,与父亲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恢复学业并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历史功勋。


毛泽东韶山冲故居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和独立的人格,青春期是必须经历的一场“蜕变”。让我们一同回顾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少年岁月,从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弟弟。这个五口之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父亲毛贻昌十七岁时接过家中重担,先种地后当兵,偿还债务,从事经营,从贫农打拼成富农,性格中有固执易怒的一面。在毛泽东的叙述里,他“性情暴躁”“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母亲文素勤“则是个仁慈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在父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文素勤多是站在儿子一边,并尽量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曾回忆说:“我家分成两‘党’。一个就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有时甚至于连雇工们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她批评了任何公开动感情和公开反抗执政的企图,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毛泽东将母亲的保护看得“异常宝贵、值得珍爱”,1919年,毛泽东母亲去世不久,他就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在父亲毛贻昌的规划里,毛泽东要先把田里的担子挑起来,等过两年再去学做买卖,由弟弟去田里接班,子承父业,他也可以安享晚年。在毛泽东十四岁那年,父母作主给他娶了罗氏为妻,希望以此拴住他的心。

但少年毛泽东却乐在书籍中,志在山冲外 。他 最 喜《岳 飞 传》《三国演义》等中国旧小说,田头陇上,饭前饭后,手不释卷。但父亲却觉得看书误了农活,他让毛泽东读书只因为“可以增加他赚钱的本领”,在他看来,其他的想法都是农家子弟的幻想。于是,父子间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不断地发展着”。在这些“斗争”中,毛泽东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唱反调”的方法。他曾说:“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一个同他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也是在十三岁,毛 泽 东 离 开 了 小 学堂,白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晚上还需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他还是如饥似渴地阅读他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为了躲避父亲的责骂,毛泽东在深夜里常常把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正是在这些偷偷读书的夜里,他接触到了一本讨论从各方面改造中国社会的书籍,名叫《盛世危言》。这本书深受毛泽东的喜爱,并且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复学的想法依然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父子二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毛泽东离家而去,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又读了半年书。

在毛泽东与父亲发生的众多“战役”之中,有一场堪称是父子间最严重的争吵。有一次,毛贻昌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却当着他们的面骂毛泽东懒而无用。自尊受到伤害的毛泽东回击了父亲,跑出家门。毛贻昌非常生气,一边骂一边命令毛泽东回去。可毛泽东根本不听,他一气跑到池塘边,恫吓说如果父亲再走近一步,他就要跳下去。最终,双方都提出了“停战”要求。毛贻昌坚持要毛泽东磕头认错。毛泽东则表示如果父亲答应不打他,他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毛泽东在少年时期的对抗、斗争,是他追寻他理想人生的轨迹,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他都表现出极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与他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一步步走出了韶山冲,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在几十年艰难而辉煌的战斗生涯中,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