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园丁的呵护

期次:第1667期    作者:·徐浩   查看:0

作者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感谢导师张东晓教授和莫凡洋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回顾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引领和激励,以及共同取得的科研成果。作者将传承导师的呵护,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在写下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字时,我不禁回想起在燕园里一直呵护我成长成才的两位“园丁”——我的导师张东晓教授以及合作老师莫凡洋副教授。他们让我心中科研的种子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我想讲一讲我与他们的故事。

一切的开端要从八年前我踏入燕园那一刻说起。当时,高考后的喜悦尚未褪去,对未来的迷茫就已经袭来,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通常被称为“小镇做题家”。所幸,我遇到了恩师张东晓教授,他引领我走入了科研的大门。虽然我当时计算机课程分数较低,但张老师依旧鼓励我、培养我的编程能力,他认为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物理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是十分有潜力的,这奠定了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也为我的毕业论文构建了雏形。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博士期间不断探索着“AI+科学”的无限可能。

在这期间,张老师总是能提出一些生动形象的新奇比喻来让我理解一些复杂概念。例如在描述人工智能与先验知识的关系时,他将其类比为学习英语的过程,既可以像国外的孩子一样在语境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也可以像国内的孩子一样通过语法学习,从而解释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区别。同时,张老师也十分擅长为文章取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先进科学》(Advanced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以猫狗识别为例研究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封面论文,当时我们讨论了许多标题,最终选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什么让猫成为猫?”,这项工作也被简称为“猫猫狗狗”。严谨与轻松的融合、引导与自由的交织,这种氛围让我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充满了活力。

我与莫凡洋老师的初次相识是在他开设的研究生课上,严谨和认真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莫老师对人工智能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与我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因此,那个学期的几乎每一次课间和课后,我们都会在教室里、食堂中畅谈机器智能的种种可能。莫老师对科研的热忱与极强的执行力激励了我,让我能够有勇气打破学科间的藩篱,拓展新的领域。

在2021年的暑假,我们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尝试用机器人做化学实验以解放科学家的双手。但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们从来没有搭建机器人的经验,因而每一个零件都需要亲自设计、定做、组装和调试。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个打造“硬件躯体”,一个负责“软件大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搭建出了全国首个高通量智能薄层色谱分析平台。这项研究成果也作为封面论文在《细胞》(Cell)子刊《化学》(Chem)上发表,并入选了2022年细胞出版社(CellPress)中国年度论文。

莫凡洋老师热爱户外运动,尤爱爬山,就像他对待科研的态度一样,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我时常回忆起那个暑假的下午,在繁忙的科研工作后,我与莫老师一起登上百望山,他对我说,我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在他的帮助下,我收获了科研的硕果,他也登上了心中的乞力马扎罗。

师恩难忘,告别燕园,转身之间,我也将正式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未来我也会努力将这份沉甸甸的呵护传承下去。

(作者为北京大学工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