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天使

期次:第1667期    作者:·宣奔昂   查看:1

作者在博士论文研究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得到了导师、同学、朋友和图书馆员的支持。人文专业学生面对困难和质疑时,应该坚持学术研究,并感谢科技启蒙人类头脑的帮助。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回忆了过去的经历和启示,感慨人文学科的价值。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开始于 2020 年春天,也就是疫情居家时期的开端。校园的停摆意味着我只能在家对着电脑自力更生,向无边的数字汪洋一遍遍抛竿,默默祈祷珠玉的出现。幸而在外网上反复搜索后,我在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的慕尼黑数字中心找到了目标文献的扫描版本——一批探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巨匠瓦格纳的报刊文章。只是,找到文献的激动旋即又被眼前如 天 书 一 般 的 哥 特 字 体(Fraktur)印刷所浇灭。我坚持着用肉眼识读,花一天时间誊写了前三页,意犹未尽的同时又感到难以为继。最后是意大利语专业的成老师把我的视线引向数字人文的技术手段,指点我学习使用 Transkribus(一种文本处理工具)模型,完成了上百页文献的初步识别。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本瓦格纳专著的文献传递:这条申请在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周转过后便如石沉大海,如同当时我的论文一样停滞不前。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位馆员突然联系我修改申请,而后以最快的速度发来了两百多页的扫描文档。我只记得那一天自己突然就有了动力,像是不回头地狂奔一样,论文写了一段又一段。而且巧合的是,处理那条申请的馆员正是来自我毕业后去向的单位——浙江大学。

从身边的导师、同学和朋友,到一个个未曾谋面的作者和馆员,能够获得这样的支持,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文专业学生迫于研究本身的艰难、生活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不得不放弃学术。时至今日,文学与文学研究在不少人看来依旧是全无意义可言的自娱自乐。我记得西班牙语课讲冠词时,老师举的一个例子是 Los ángeles,阳性复数的“天使”。那是我头一次知道,原来浮华的洛杉矶有这样一个圣洁的本名。不过现代人早已习惯以 LA 称之,因为我们乐于简化和替换所有缺乏效益的事物——“语言只是工具”。然而,在对人文学科“之乎者也”不屑一顾的同时,我们似乎愈发难以理解幸得科技启蒙的人类头脑的疲竭与内心的亏空。我们逐渐忘记,曾经一段故事、一个由语言编造的神话,便足以成为思想的飞地、心灵的家园。

写完论文全稿的那个午夜,我的台灯突然熄了。置身于漆黑的宿舍,我以为即将迎来自己的弥尔顿或者博尔赫斯时刻,但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却是:这盏台灯是 2016 年我刚来北大时买的。就是在那个学期,老师带我们去法海寺看壁画,用冷光手电照亮水月观音的轻纱,领着我们从“屋里的天使”读到“被诅咒的诗人”,到图书馆四层的窗边远眺西山落日。如今,他们都在我论文的字里行间浮现,一如湖边初雪过后的松树和桦树林里斑鸫留下的痕迹。

(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