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看望丁石孙 三代数学家再聚首

期次:第1325期       查看:1003

  本报讯 几个月之前,一位华人数学家为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的解决做出了突破性工作,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七千万的素数对。数学领域的顶尖杂志《数学年刊》的审稿人亨利·伊万尼克称其为“历史突破性的重要工作”“文章漂亮极了”。
  他就是张益唐,北京大学数学系78级校友。
  8月27日,张益唐以及他的导师、著名数论专家潘承彪,一同前往北京大学老校长丁石孙家中,专程看望这位北大数学系的老教授。随行的还有教育部信息中心主任展涛,北大数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文。
  虽然已经86岁高龄,丁石孙老校长仍然精神很好,见到前来看望他的后辈和学生,深感欣慰,“搞数学不容易,你要坚持啊”,他握住张益唐的手,一字一句地说。他同时对张益唐的重大研究成果表示了祝贺。
  张益唐在北大数学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1985年到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现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他为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的解决做出的突破性工作,使自己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大学讲师跻身于世界重量级数学家的行列。
  一席言谈,张益唐深情回忆起了燕园往事。他说,在北大学习期间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数论基础,丁石孙和潘承彪老师都“把教书当作十分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在跟随潘老师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里,得到了悉心的指导和严谨的学术训练。他们一同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数学系的“初等数论”课程,潘承彪说,他读书的时候“初等数论”是丁石孙老师讲授的;张益唐笑言,自己读书的时候“初等数论”是潘承彪老师讲的,自己的毕业证上也是盖的丁老师的印章。言谈之间,对数学的热爱和孜孜追求恰似一种传承,在老、中、青三代数学家身上有着相似的烙印。
  谈及人才培养,丁石孙特别强调“自由发展”和“坚持”的重要性。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让无数数论学者为之着迷,他们穷尽一生想要为其寻找一个证明。张益唐痴迷于这个伟大的猜想,他是北大78级数学系的学习尖子生,在那个难忘的时代,他对数学的坚持让人感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以后,用并不丰厚的报酬继续着他热爱的数学研究,他的坚持,为国内浮躁的科研界注入正能量。丁石孙说,希望张益唐经常回国、回北大讲课,北大数学系需要这样的人才。
  北大数学学科自1913年招生以来,至今已然百年历史。蔡元培曾说:“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百年以来,北大数学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
  几位数学家还谈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丁石孙笑言:“张益唐就是很好的例子嘛!”他不断勉励后辈们,要坚持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也希望北大能给予人才发展最自由的环境,让优秀人才的发展不受限制。
  一席谈话,共忆往昔,数学百年,沧桑砥砺。老校长一一握手送别前来探望的晚辈们,并与大家相约,常回燕园看看。(校报记者 马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