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内涵与高等学校的作用·欧阳淞

期次:第1319期       查看:54


欧阳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为我们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的内涵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中国梦由三个环环相扣的目标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环环相扣的目标,共同构成了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不是简单地追寻和回归中国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饱受列强欺侮的中华民族进一步振兴起来,让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伟大祖国更加富强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优美。
  第二,人民幸福在中国梦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社会主义使每个人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伟大的中国梦,是让每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就是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就是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第三,中国梦要靠人民的劳动和创造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始终与民族共命运,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学术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梦想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强国需要教育,富民更离不开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高等学校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发挥大学的作用。其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而国以强”。中国梦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大学能否培养出数量可观的高素质人才。再则,大学的重要职能是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更是基础研究和高级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科技尖端的重大问题,包括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以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等难题正亟待大学来破解。此外,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大学理应成为思想道德的高地和文化建设的沃土,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发挥大学的作用。无论是在近代还是现代,大学始终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以此助力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以北大为代表的高等学校的爱国师生们,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向未来,大学在思想教育、价值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等方面,必将为弘扬中国精神发挥“提气”、“筑魂”的巨大作用。
  第三,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发挥大学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来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思想活跃的园地,必然成为一股最富有朝气的中国力量。今天,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大学继续发挥引领思潮、振奋人心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注入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的希望在广大青年学子。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青年学生是中国梦“梦之队”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我们相信,包括北大学子在内的青年才俊,一定会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以千千万万个个人梦、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本文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北京大学五四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