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论道

聆听大学之道

期次:第1662期    作者:·韩毓海   查看:0

2014 年 5 月 4 日上午 10 时许,习近平总书记神采奕奕地走进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在热烈的掌声中,总书记与大家亲切握手致意,亲自主持召开了师生座谈会。

在听取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的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大学之道”,勉励我们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这就是说:大学是塑造理想的人格、研究和探索合理的人生、合理的思想、合理的世界、和谐的宇宙之道的地方。“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时代呼唤的是能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乐章的代代新人。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大学与教育,不仅仅是以“知识”的授受为中心,大学更不是梁启超当年所批评的“贩卖智识杂货店”,因为大学和教育,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独特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就是我们所要立足的大地。

什么是德?所谓“德”,就是我与万物一体,与人民同心同德。与万物一体,与人民同心同德——这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故王阳明说,“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这里的意思就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成德、立德、树人。

老校长蔡元培入职北大的演讲,更明确提出“守公德、严私德”,所谓“公德”,既是教育和大学的基础,也是通向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的桥梁。古人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治理,无非德治、法治与自治,其中德治是基础。而蔡元培说,只有抱定天下为公的宗旨,只有把“天下为公”作为公德,只有从修德——抱定学问为公、天下为公的宗旨,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出发,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大学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立德树人,是大学之道的灵魂。我们所说的德,是公德,是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深刻体现了这种德。

大学与教育,乃天下之公器,大学与教育,是造就一个公平合理的人生和世界的基本方式——“高校不是象牙塔,大学也不是清水衙门”,这就是说:知识不是知识者的特权,劳动也不是劳动者的宿命,大学不是知识分子的小圈子、“势力范围”乃至“象牙塔”。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大地,为人民做学问,

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学校、学问乃天下公器。这就决定了:大学必须以天下之是非为是非,必须以天下之责任为己任。学校乃治天下之地,而非养士之所。

以天下是非为是非,公是非于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就是北京大学所立之大德,也是北大前人所立之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教育改革,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北大要走在高校的前列。

而我们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绝不是按照西方的标准,办好几所大学那么简单的事,我们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教育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所“大学校”,“使一国之内,无人不受教,无人不知学”,“六亿神州尽舜尧”,使我们的人民同心同德,以“为人类造文明,为世界进文明”。

教育改革,乃是推动民族复兴和文明进步的根本着力点,这是我们的历史与前人告诉我们的。正是据此,当年朱熹、王安石方才提出,教育不等于考试,学校也不是“知识训练所”。也正是基于此,严复、蔡元培方才提出:大学不是升官发财的地方,而是凝聚人心、改良风俗,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同样的,也正是基于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方才把新民学会的宗旨确定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大学之道”不等于“学术规范”。“大学之道”是永恒的,而一切规范,都应该因应时代的变化、人民的要求、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而改变。

建设伟大事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种伟大斗争,必须从改造学风、文风和作风做起。

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严复早就指出,所谓“天演”,乃是质力相交的斗争,而不是数量相加造成的规范。把科学理解为固定抽象的规范,而不是一种不懈的批判探索精神,这是对科学精神的背离。他认为,把科学方法理解为统计和空洞的学科名词及范畴的组合堆砌,这是对真正的科学方法的践踏,由此而形成的所谓学术考核机制,并不是科学,而是新八股制度。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学之道的基本内涵。改造中国与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空前的奋斗,没有任何固定的模板、范本可以供我们仿效,那种把人类历史和现代化发展理解为静态模式的观点,同样是机械的和非历史的。

有人说,建立现代学术、现代大学,西方的标准就是唯一正确标准,这尤其大不然。我们要向一切优秀文明学习,但首先要分清楚精华与糟粕。精通西学的严复谈到过怎样向西方学习,他认识到精华是不容易学的,而最容易搬运的,往往是糟粕。比如说,以为西方的科学规范,其基础就是统计加学科术语的堆砌,而这种对于西方学术的理解,就抛弃了蔡元培所谓“精深的学问”,拿来了徒有其表的形式,而把糟粕当作了精华。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最为震撼我们的是这样的一段话,他说:

“去年12月26日,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站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我们改革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这当然不是没有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模板,更不是照搬西方的糟粕,也不是少数人一拍脑袋,按照部门、学科的利益而制定的管理办法,更不等于把科学方法,庸俗地定义为统计加专业术语的堆砌。恰恰相反,我们的标准立足于真正的大学之道,这个标准,是极为清楚、明确、严格的。

衡量我们教育、研究、学术和学校工作的标准是:必须与我们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必须同我们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必须面向和致力于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必须与时代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如果离开了我们要解决的时代的问题,离开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离开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大地,离开了人民的要求与风俗人心和调查研究,难道还有其他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吗?实际上是没有的。

离开了这三条极为清楚、明确、严格的标准去制定其他的标准,那就是离开了我们要解决的时代的问题,离开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离开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大地。

立德树人之“德”,就是一个民族时代的价值观,人无德不立,而立足中国大地,首先就是立足中国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十年前的今天,我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主持的师生座谈会,随后不久,又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从那时起,我方才逐步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学术的意义和自己工作的意义。

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学风、文风、作风的转变,只能在实践中才能逐步产生。在北大党委的强力支持下,应全校师生的要求,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自创立伊始,开始举办新时代学习大家谈(包括新时代论坛和新时代青年论坛),围绕时代问题,结合我们的奋斗,立足中国大地,明确学术和教学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参加了每一次论坛,从中深受教育,可谓终身受益。

论坛举办的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学术研究与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离开了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就丧失了学术研究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就谈不上学术与教育的真正繁荣与发展。

“凡一切政,皆出于学,则政与学不能分。非通群学不能成一学,非合庶政不能举一政,则某学某政之各门,不能分。”所谓用学术讲政治,乃是因为学术与政治的共同基础是天下为公。学术是共同体,文明是有机体,共同体、有机体不能没有灵魂。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学科,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有根有魂、才能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不断焕发出磅礴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目前,新时代学习大家谈的工作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作为长期以来的参加者,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些艰苦工作的付出与得失,也许不能与评职称、评帽子、评工作量等各种“考核”挂钩,但是,它却与时代要解决的问题相关,与我们的奋斗相关,与人民的要求,与中华历史文化相契合,也与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这是对真正的大学之道的觉悟与追求,更是对真正的学问与真理的探索。时间也许会冲淡一切,但历史绝不会掩盖追求真理的光芒。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