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自己与众不同的中国故事

期次:第1513期    作者:· 袁明   查看:66

袁明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第四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致辞袁明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第四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致辞


  编者按 3月29日至31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第四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球60个不同国家的186位杰出青年代表、燕京学堂校友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围绕“我们:重述中国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外婆求学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代表。本报予以摘要刊登,展现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视角。
我听说,这次论坛收到了5600份申请,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有30多位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参加了申请的评审,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彻夜认真审阅了所有申请资料,从中选出了申请者中的佼佼者。
  我所说的“佼佼者”,不是指个人履历有多么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拥有卓越的能力和领导技巧。当然,在座的各位肯定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
  燕京学堂对“佼佼者”的定义,首先是超越了个人资质,能够通过亲身经历或者间接经验,讲述自己与众不同的中国故事的能力。这才是各位在这里聚集一堂的原因。在论坛结束的时候,你们都将有新的想法和亲身经历可以分享。
  其次,你们都乐于施展个人才能与他人合作,能够积极主动地抓住未来三天中的每一个机会丰富自我,并在未来与燕京学堂大家庭保持联系。换言之,你们既是开路先锋,也是大家庭的建设者。
  最后,在你们展现的领导潜力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你们希望、甚至是热切盼望为自己的祖国和全世界贡献出一份力量。
  燕京学堂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时光,迎来了创建的第五个年头,一直在成长。我们的同学们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政治、文学、经济学和哲学等不同背景。学堂就是要为这些年轻人提供自由施展的舞台,支持他们开创自己的道路。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他们的旅途中提供帮助。我们邀请各位来到燕京学堂,和我们共同努力。
  燕京学堂为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跨文化交流和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对个人进步与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我们这些年轻的燕京学堂的伙伴们曾经告诉我,他们把在学堂学习描述成像是在一个随你所取的自助餐厅就餐。听到这个说法我会心一笑。他们继续解说道,“你将如何定制自己的餐单?你将看到什么样的新食物?你是否有勇气尝试新的食物?如果再把这个比喻进一步展开,那么你是否知道自助餐消极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但是,我想补充的是,
这个自助餐厅里并没有消极的一面。这里的餐桌从燕京学堂在北大校园里的课堂上开始,延伸至实地调研,遍及中国大地的求知旅程中。同时,我们甚至可能还无法为一些新“食材”找到恰当的名字。
  我为大家举几个例子。回顾过去两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极具创新精神、顺应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Xinnovation”和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中国复兴之路的“Renais?sance”。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知道innovation(创新)一词,我们的同学们给它加上前缀X成为了Xinnovation,并且延展为四个读音同为xin的汉字,就为它赋予了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含义:xin可以是“新”——崭新,“欣”——欢愉,“昕”——日出,还有“心”——身心健康。同样的,我们知道renaissance是指文艺复兴,在这里我们的学生们却认为其中的ren可以是“人”——人们,“任”——责任,“认”——认知,和“仁”——仁爱。这是多么富有创意和智慧的解读!
  燕京学堂学生们在将这些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元素结合起来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的创意和智慧。在把这些中英文文字结合在一起时,他们仿佛破解了某种密码,创造了一种具有独创性、多层次的文字组合术,从而为我们带来了全新而非凡、奇妙又有趣的思路。而这其中的关键即是语言,或者说,是语言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能否找到并向世界展示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中文的魅
力所在呢?
  让我再为大家讲述另外一个故事。几天前,在参加中美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碰到了一位相识40余年的老朋友Thomas Fingar,并且惊喜地发现他的中文名字叫冯稼时。我对他说:“Tom,你的名字很有意思。首先,有一个很中国的姓,冯。第二个字,稼是指庄稼,田野里的作物,这与中国文明的农业本源紧密相关,非常优美。第三个字,时,意味着时间,万物生长的时机,四时之序。当把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稼时,就组成了一个富有诗意并且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名字。”听到这番话,我的老朋友非常感动。我对他说:“你带着这样的中文名字来到中国,当这样的情景在我们身边发生,可以鼓励每个人超越陈旧的思想藩篱,打破文化壁垒。”
  燕京学堂的年轻人在理解中国的过程中一直努力突破自我,不断追求新的高度。今年,在第四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他们想到了这个主题:“Wǒmen(音译:我们;直译:女性)”。
  遵循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宗旨,论坛组委会在往年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的主题——“我们:重述中国故事”。通过这个主题,他们想表达的中国故事不仅仅只有一个版本,而是有千千万万。这不只是将英文单词“women女性”和汉字拼音“我们”结合在一起的文字游戏,而是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灵活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的文字密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述中国故
事。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外婆的故事。我的外婆出生成长在19世纪的晚清时代,当时中国内忧外患。那个年代的封建社会并没有我们可以称之为“现代教育”的学校系统。绝大部分妇女和男人一样,都是不识字的。当然,相比而言,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六七岁的时候,到了需要“缠足”的年纪,我的外婆拒绝这么做,而她的行动也得到了她母亲、我曾外祖母的支持。因为曾外祖母就深受其害,身心备受摧残。之后,外婆又向传统发起新的挑战——她要上学。
  当时已有一些新式学校建立起来了,它们和以教授传统“经典”的“私塾”教育有巨大的差别。追求新式学问也成为那个世纪之交的一个独特现象。当时正处在中国近代史上特殊的时期,此刻我暂不赘述,还是将话题拉回到我外婆的故事上。
  外婆的父亲、我的曾外祖父早已经为她规划好了人生轨迹。他强调,上学读书只会损害女人成为贤妻良母应具有的美德。但外婆却坚持要书写一个属于自己不同的人生!
  在外婆14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听到了她的心声,决定帮助她完成心愿。在我曾外祖母的帮助下,我的外婆悄悄离开了家。她从江西省的南昌走到九江,整整走了两天。她来到一所学校求见校长,这所学校是由一位从日本读书回来的女性开办的。这又是另外一个励志故事。外婆对校长说“我想接受教育,我需要接受教育。”校长回答“没有问题。但你拿什么来付学费?”我的外婆心中充满了勇气,她说“我什么都可以做。”最后,外婆和校长达成了协议,她每天早起给校长的女儿梳头,以此抵付自己的学费。就这样,她完成了三年的学业,直到17岁从学校毕业。
  我的外婆给我了力量。上世纪80年代我在伯克利学习,那时候很少有中国女性学习我的专业,我经常想起外婆。我在国外的时候,外婆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她坚持我应该留在国外完成学业。外婆写信给我说“做好你该做的事。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着你回家,等着你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今天中国的女性赢得尊严。”我记得她告诉我如何写好我自己的故事。我在国外的时候,外婆过世了。我依然记得当得知这个噩耗时,我正站在太平洋海岸边,想念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痛彻心扉。我的外婆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这是她的故事,而现在这也是你们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
  在中国,每天都有丰富的故事在上演,这些故事一定是跨越文化的,正如好的教育一样。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和我们一起加入这场异彩纷呈的旅程,分享你们的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更是现在和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