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制“评”,怎一个“评”字了得?!

期次:第1116期       查看:1035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人们职业分工细密,估计世界各国合起来总会有360个360行吧。在众多国家的众多行业中,什么行业最红火?大概要数我们中国的“评”字行业了。这“评”涵盖评估、评价、评审、评选、评比、评定、评议、评阅、评论、评判,以及讲评、测评、考评,等等,不一而足。这被评的有人员,包括职称、职务、衔头、资质、级别、特殊称号等。以大学教师来说,就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院士;还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杰出青年、跨世纪人才、百千万工程人才、教学名师、首席……还有较常规的称号:优秀、先进、模范、标兵及“重点”等等。被评的还有单位,同样有各种称号,如硕士点、博士点、“211”、“985”之类。被评的再就是项目,包括各种工程以及似是而非被冠以“工程”的从建设到研究计划和课题的各种项目;再有的就是成果了,从设计、作品、产品、研制品到专利、论文,都在被评之列。然后是各种奖励,国家、省市、地区、部门、行业、学会、单位,名目繁多的奖项。各种“评”中,还涵盖着“级”,这可说是“评”的平方。林林总总,光“评业”就会远远超过360个360项了,一本书也难以记载。
  所以,“评”可以说是一种行业。其“从业”人员,包括“评项”策划者(顺便说说,能够创造、发明出新的“可评”项目的策划者,无疑是中国最为高明的“才子”)、“评规”制订者、“评事”组织者、评审材料编制与申述者、评审材料服务者、“评事”参与者、“评”的结果处理与发布者,等等。此外,还有相当一批“评外”活动人,他们是“评情”探询人、公关人,说客。据说某些重要“评事”发生时,北京一些宾馆爆满,可见这些人对“评事”之决定作用,甚至是胜过“跑步前进(跑部钱进)”的。这样,总加起来,“评业”无疑是中国的一个大业。
  可惜,这是一个隐性行业,大概没有在工商局登记过,税务局可能也无直接所获的。不过我真想知道:这种“评业”对中国的发展究竟做了多大的贡献。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曾是经费拮据的,但转化为“评业”的钱大概不少。我更担心,这“评业”实际上恐怕还起着负作用。至少在精神上,在风气上。别的不敢说,就以高等学校评教授来说,我曾经忧心忡忡。那是1978年,学校准备开始评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要给我一个副教授头衔。我急忙给领导写信,要求暂缓执行,我也不要这个头衔。因为当时“文革”刚过,人们的学术水平实际上不是由个人努力决定的,而是领导安排的。一些很有学术潜力的人,因为领导分派原因,暂时与学术绝了缘,因而也与高职称绝缘。这公平么,这能不打击人的积极性么?我不反对评职称,那是世界各国常例,但应该晚一些,创造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条件,不使一个有能力有水平的努力者受不公正条件的束缚而与高职称无缘。不过学校还是在第二年(1979)全面启动了职称评定。
  我经常傻想:就科技而言,要是不设国家奖,不评院士,中国科技成果会大幅降低么?科技人员的时间、精力和激情会是多了,还是少了?中国高科技产业从这些奖励、评选中得到了多少利益?
  “评业”确是繁荣,人们趋之若骛,“从业”大军踊跃。因为一旦“评”得入围中选,立时身价百倍,财源滚滚。若是人,评上什么头衔,立即身价百倍,扬眉吐气;若为单位,入选重点,即刻脸上有光,左右逢源;若是项目,则独占鳌头,成事在望。再因中国人口众多,僧多粥少;而主事者对“评”的游戏规则常政出多门,朝令夕改,于是求评者门庭若市,争先恐后,竞争激烈,惟恐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一步之差成千古恨,而主评者也乐意坐山观虎斗,天下英才皆入彀矣!这是政绩!
  “评”,其实是人生常规。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这两个“说”,就是“评”。每个人既是“评”者,又是“被评”者,而且,这种“评”是每时每刻、无所不在的。“人心是杆称”。其实,这种“评”却是最准确、最公正的。就学术而言,无论是人,还是单位,同行自有“公论”。而作为“行业”的“评”,却要大为逊色。我们“评业”的操作结果,未必令人服气。不是么,就项目而言,有这样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重大项目不需评,重点项目反复评,一般项目死里评。”然而,无形、自发的“评”也有缺点,就是不可操作。
  因此,我常畅想,应该对当前十分红火的各级各类的“评”来个“评”,以“评”制“评”,从而把那些不科学的“评”升格为科学,把那些不合格的“评”淘汰出“评业”。不过,这又谈何容易,恐怕“评”的结果是百分之百的“合格”。而要是用无形、自发的“社会评价”来揣摩,有可能大都不及格。谁来下结论?!
  看来对“评”,确实还不能用一个“评”字了得!
  何以解套?我不晓得!恐怕要跳出“评”字,从外面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