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

期次:第1493期    作者:赵曼秋   查看:168




  “奋斗是苦的,泪水是咸的,成功是甜的,高中生活在我命运的味蕾上留下永久的记忆。”这样的感叹,也许会唤起新生的共鸣——
“生活就是要大胆活,如不如意是一回事,你能做的是把自己过开心。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生活。”高考后见到高一的语文老师,桌上依旧摆满辅导资料的他如是说。
  高中生活——也许更准确是高考生活,恐怕也如此。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江苏高考更是地狱模式。常常笑称四百多分就能上北大清华的我们心里再清楚不过,环境,有时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人生轨迹。绞尽脑汁从各种渠道搜罗研究生僻的作文素材,刷遍38套、45套可能只是为了一道五分的数学填空题,不敢放下一天的英语练习保持题感。过往种种,都是可被称为“考生”的每个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此刻身处北大校园的尽是各路“英雄豪杰”,身后多是十几年来的一路辉煌。可谁没有点坎坷,些许迷茫、迂回之处呢?当下可以轻松道出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真正处于其中之时,却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和体味。
  犹记得距离高考一个月时,我们已经浸泡在考试、练习中。老师每天敲着倒计时板念叨分数和排名,偏偏在这时,我考出了高中三年来数学最低分。我强迫自己要从容面对,谁让世事就如此巧合呢,第二次数学测验,我的分数竟与上次一模一样。说来可笑,无数次在话筒前以“稳定心态”作学习经验报告的我在那一刻竟心里防线彻底崩塌,在楼梯口被泪水淹没。
  我的班主任,那个以严厉著称的数学老师,连句责骂都没有,在办公室里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我的错因,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看似扎实的知识体系存在漏洞。我尽量平静地回到教室,拿出便利贴,开始订正。之后的备考时间,我每天接过老师费心组合打印的A4练习,各种压轴题的分类讲解,让我坚定了许多。6月24号的成绩单惊喜地超过我的预期,但回想起那个楼梯口的我,真的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高考会发生什么。
  这确实是生活的魅力,是我们生活的理由,当品尝过了奋斗是苦的,泪水是咸的,成功是甜的,高中生活在我命运的味蕾上留下永久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出自 《青春大概》:“在遗忘中不舍,醉醒交错......”这估计是毕业时的我们最好的写照。回首之所以不舍,之所以热爱,之所以情愿沉溺于生活的酒酿,皆是因为岁月长河所过岸边,立着那些人,以及那些事,与你永久联结,人生总有归处。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带着夏末秋初的温热,我因为第一次考试成绩还不错心里安定不少。相识不过两周的班主任在阳台上与我相对而立:“不要得了第一,就沾沾自喜,第二名只比你少了两分......”轻狂少年不愿低头,而这位将青春献给物理的老师缓缓相告:“切记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这四个字我受用三年。在荣誉的顶峰不忘审视自己的另一面,在失败的低谷找回平和的心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探讨。我时常觉得,老师是这世界上最神圣不可替代的职业,师生之间是最特别的关系,带着长辈的关爱和指引,带着朋友的默契与理解,这四个字当然会继续陪伴我。
  当我于高三的某天晚自习中,猛然从如山的习题中抬头,悄悄观察四周的同学伏案的身影,不禁感慨这堪比一条战壕的战友情。他们中,有在我受委屈时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在我快乐时分享喜悦的人,只要身边有人同甘共苦,高中从不失它的美好。
  过往已逝,未来可期,生命在选择中一往无前,永不回头。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我曾在暑期课堂时于北大校园里聆听这首歌,曾在深夜台灯下短暂放松,聆听这首歌。现在我在35楼的书桌前再次放出 《燕园情》,我终于来到了少年时梦想的象牙塔。
  是北大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北大?是元培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元培?
  当我以高中生的身份从外界去获得对她的印象,我觉得北大是自由、开放的,而当我真正佩戴上这里的校徽,放眼去观察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北大人给我的感觉是谨严、庄重的。这里以学问立身,也以温情待人,有思想的灵光,也遵循着原则。这里的历史感、书卷气,透露着厚重的人文积淀,使我好奇而深深折服。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询问一圈的结果都是要我自己做出选择,最终元培成为我的第一志愿。这是又一次看不清未来、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选择,而当我在35楼见识各路大佬,收获新的友谊,在二教体验学科的魅力,在新生到来时已经有了几天来的安然和成熟,交上选课单的那一刻,我相信,这是对的选择。
  谢冕在 《永远的校园》 里深情写下:“我的校园是永远的,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的契机。”
  沭中,再见了。北大,我准备好了。(本文作者为北大元培学院2018级新生,毕业于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