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育120年

— ——访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

期次:第1477期    作者:■ 校报记者 王紫微   查看:117


刘云杉教授 刘云杉教授


  北大教育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京师大学堂即设立师范馆,开设教育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1924年,北京大学设立教育学系,蒋梦麟、胡适等著名教育家先后担任教授会主席或系主任。1952年,根据政府统一规划,北大教育学科调整到兄弟院校。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学科又在北大逐步重建:1980年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4年发展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年成立教育经济研究所。2000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与电化教育中心部分机构合并,成立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大之所以要恢复教育学科,主要是为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切实问题。学院首先直接服务于北大,然后以北大为基地,辐射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介绍说,“我们的学科复建元老汪永铨先生曾经担任北大教务管理的领导,他非常关心专业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的关系。要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就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所以在高等教育研究室初创时就非常重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譬如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比较,以便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好地契合于中国的发展建设。”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场域应当如何构建?这是刘云杉教授常常思考的问题。她说:“事实上,蔡元培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先例——将中国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场域。高校不是衙门,学生上大学也不是为求仕
途,高校必须强调学术自主,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蔡元培治下的北京大学,审视他为北大奠定的学术传统——回顾传统、指引未来,不局限于时代,不局限于回应当下,而要尽力去守护那些超越时空的东西。”
  在刘云杉教授看来,北大的形象在人们的认知中一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想象层面,在这个理想层面,北大是高等教育在国家与民族精神与传统在文化传承上的意象;它是一个文化对“应然”层面的价值理想的期待与寄托。另一面是“实然”的现实,它是由具体人、具体事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展现的,在这一层面,北大或许并非完美无瑕,但它仍是中国最优秀人才的聚合。北大人的优秀体现在哪里?第一
是坚持学者的独立性,有思考,有立场。“我始终记得,当年汪永铨先生提出学者要有 ‘狷者’ 的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 这五不原则,”刘云杉告诉记者,“汪先生对自己和学生的严格要求,引领了整个教育学院的风气,让我们受益匪浅。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需要具有实践出真知的清醒与严谨。”
  北大人的第二个优秀之处是热爱专业、热爱学术、勤勉好学。“我们有一位名叫陈祎玮的学生,我常把她称为 ‘阿甘式的学生’。她看起来既不漂亮也不聪明,但专业兴趣极强,不浮躁,有一种蚂蚁搬家、水滴石穿的努力。”刘云杉教授回忆说,“一位北大物理系的同学想转入教育学院,在面试现场,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他今后想当中学校长,改善中国教育。我当时很担心,劝他不要轻易放弃物理,他却说,男儿五尺之躯,不必在乎身外之物。这番话令我感动、甚至惭愧,北大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有着执着的热爱、朴素的选择,他们不愿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愿为理想奉献青春、燃烧自我。”
  “最近我问我的学生,什么是引领未来的人?他们回答说,引领未来的人必须对自己有要求、不言放弃、不轻易妥协、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刘云杉欣慰地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我看到了活力与追求。他们让我看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教育学、尤其是北大的教育学,就应当给学生、给社会、给中国的未来更多、更有价值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