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全球再反思

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

期次:第1199期       查看:278


11月6日下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金融分论坛现场 康卡 摄


  11月6日至8日,来自中、美、韩、英等国的学者, 围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这一主题,就金融危 机和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全球失衡、国际金融架构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危机带来的理论冲击与各经济体表现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对现有的经济理论造成冲击,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动荡,各个经 济体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平教授认为,主流经济学的有效市场理论的某些论点,忽略了市场 波动的基本特征,并对从更深层次上认识这场危机的本质提出了建议。
  来自韩国经济协会的 In- June Kim 教授讨论了 全球金融危机与韩国经济的关系。他建议政府提供 足够的流动性、重组金融机构、加强亚洲区域经济 合作等,来应对此次危机。
全球失衡与世界经济
来自牛津大学的琳达·越博士认为,过去30年来,全球失衡一直存在。她强调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金融管制放松、新兴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中央银行的通胀目标政策都加剧了全球失衡。
  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的 Takumi Horibayashi 教授提出,不同的经济模式对此次危机的反应也不同: 纯粹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遭受损失最大;嵌入式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损失也很严重;新统合主义国家尽管也遭受了损失,但新一轮的复苏已经开 始。
  
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中国和国际金融架构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的文贯中教授指出,中国应努力增加内部需求。现行的土地政策与市场经济 极不协调,引起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结构性扭曲,严重妨碍了内需的增加。只有通过全面改革土地制 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户口制度,使劳动力和土地 分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才能通过增加内需保持 经济的长期增长。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桑杰·雷迪( Sanjay G. Reddy)教授指出,经济和社会影响本质上取决于各 国独特的国情。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在工业生产 能力、国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 我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不然。 为所有国家提供充足的“政策空间”,使之履行各自 义务,并且协调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需的。
  
危机中的亚洲与其他国家
来自浙江大学的黄祖辉教授认为,中国的发展 建立在低成本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上,土地、劳 动、环境三大资源的红利现象走到尽头。他表示,走 农村工业化推动向城市化拉动的转型升级之路,从 各地产业特点和基础出发,推动经济转型与升级,是 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自厦门大学的李文溥教授认为,国民收入支 出结构的严重失衡,是我国经济遭遇外需萎缩时增 长迅速下滑的根本内因。因此,反危机不仅需要实行 总量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而且应当同时进行结构 调整。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