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反思现代社会

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

期次:第1199期       查看:321


11月6日下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历史分论坛现场 康卡 摄


  11月6日至8日,来自美、英、澳、中等国的42位学 者相聚北京论坛,从史学的角度探讨危机的产生与 处理。学者的探讨分为三个层次:从宏观历史的角度 对近代世界的重大危机进行梳理,分析危机发生的 深层原因、国际影响、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影响以及 国际应对中的成功与失误;从案例出发,选取亚洲和 美国作为主要的讨论对象,分析它们应对内部和外 部危机的历史经历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讨论20世 纪中国的危机与危机处理的历史经验,并探讨在中 国和世界各国如何能够改进现有的国内体制和国际 经济和政治秩序来应对危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愈演愈烈,以全球的视角来 关注危机问题成为历史分论坛的开场话题。来自夏 威夷大学历史系的杰里·本特利( Jerry Bently)教授 对人类历史上的环境危机进行简要的回顾,提议使 用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建立可持续型社会。加纳大学 的安南·巴库( Kofi Baku)教授对奴隶贸易以及非洲 历史上所遭遇的殖民主义进行分析,认为非洲国家 现存的各种危机是殖民时代遗留的弊病。
  危机是历史发展的常态,同时又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能做到就是吸取经验教训,减轻危机给人们带 来的破坏程度。以美国所经历的危机为例,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迈克尔·朱克曼( Michael Zuckerman)教 授认为危机的爆发与处理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危机 的解决可以看做是一国历史的转折点。北京大学历 史学系的李剑鸣教授则认为,所谓的危机分为学理 意义上的危机和想象的危机,美国独立运动在很大 程度上是建国精英们对危机赋予了想象的性质。美 国印第安纳州巴特勒大学韩世荣教授通过对亚洲历 史的回顾,认为亚洲历史上就存在过建立超国家的 泛亚联合的种种尝试,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亚洲各 国应对金融危机。
  除此之外,论坛对危机处理与国家战略构建之 间的关系予以了关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 心学者林泉忠回顾了60年来台湾海峡的危机与转 机,并指出,未来台海问题的焦点将主要集中于两岸 政治谈判与“中华民国”的定位上。
  一般看来,社会动员作为一种集体性力量,往往 与危机爆发的程度存在着正相关,但是北京大学王 奇生教授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通过对中国1915 年至1925年的三次危机进行分析,指出这三次危机 的程度越来越低,动员规模却越来越大。美国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讲座讲授、北京大学讲座教授 叶文心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景象进行研究, 认为当时社会除了存在着一些看得见的危机,还存 在着如家庭伦理等一些无形的危机,同样对政府统 治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将历史的焦距拉回当代中国,我们会发现自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北京 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指出,与转型相伴随 的是转型期所遇到的治理危 机,这种治理危机是历史的常 态,是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对治理能力所产生的冲击。以 中国30年治理模式转型的经验 来看,中国的改革是适应国情 的。
  正如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希 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英文中的 crisis一词被译为中文的“危 机”,也就意味着它有两层含 义:困境和机遇。解决危机的一 种办法便是以史为鉴,从历史 的角度探讨危机爆发的原因,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有 利于实现人类的文明与和谐。 (周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