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

——北京大学五年来社会服务成就回顾

期次:第1467期    作者:新闻网记者 王岩   查看:165


2017 2017年 年7 7月北京大学代表团访问西藏大学



  过去五年,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履行社会服务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对口支援、教育扶贫、校地合作等工作,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承担了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对口支援,服务边疆发展稳定
北京大学历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新疆和西藏工作的大政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通过承担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和西藏大学、第八批和第九批干部人才援疆、第七批和第八批干部人才援藏、“组团式”医疗援疆援藏、“组团式”教育援藏、研究生支教团等工作,为新疆和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北大目前承担教育部安排的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和西藏大学任务。作为组长单位,北大分别牵头其它8所高校和7所高校,组成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和西藏大学高校团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两校的办学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北大建立了“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西藏研究生7+1联合培养基地”,录取两校教师90余人攻读博士;协调200余人来校进修,石大教师流失率从2000年的10%降低到如今的不到1%,藏大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2010年的28.3%增加到39.6%,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明显。
在学科建设方面,北大帮助石大实现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站、MBA学位点零的突破,二级学科硕士点由20个增加到115个;藏大博士点从2010年的0个发展到现在3个,填补了雪域高原没有博士点的空白。
在科学研究方面,北大通过联合申请课题、名师指导等形式,带动两校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石大每年科研经费由2002年的682万元发展到现在突破亿元,藏大科研经费由2010年至今增长了60%以上。北大选派著名学者到石大、藏大讲学,帮助石大实施“名师名校讲坛”计划,帮助藏大实施“北京大学学术周”活动,显著提升了帮扶院校的科研实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大协调选派120余名教师到两校支教,接收石大插班及旁听学生超过150名,接受藏大医学专业20名学生来校实习,人才质量明显增强。
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参与中组部、人社部分别联合卫计委、教育部开展的医疗人才、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两年多来共派出三批62名医务专家和两批8名中小学教师赴西藏工作。
智力帮扶,利用人才优势加快推进精准扶贫
2012年中央启动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部署北大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根据“全校动员、统筹资源、院系对口、智力帮扶”的原则,北大以智力扶贫为主旨,引导人才、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北京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将定点扶贫纳入“十三五”规划;每年安排扶贫工作专项预算,学校领导多次赴弥渡县考察;统筹8个院系与弥渡县8个乡镇一对一对口帮扶,医学部和北大附中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在人才、教育、科技、医疗、文化、物资等方面精准扶贫。
北大通过统筹卫生资源改善民生医疗。学校协调专家赴一线调研,完善县三级医疗体系发展规划;组织医生开展义诊会诊、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引入惠民工程,协调“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重大专项、妇幼保健项目落户弥渡。
为了发挥人才优势、突出智力帮扶,学校还开设“北京大学弥渡讲坛”,由各院系每月轮流选派1名专家学者赴弥渡县授课,目前已开展8期,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为了夯实组织基础,学校安排5名干部先后挂职担任副县长和村第一书记,安排4批共计11名研究生赴弥渡一中支教,组织弥渡县153名党政干部、12名骨干教师、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北大培训,还通过现场、视频教学对当地400余名乡科级干部专题讲授。
北大创新性地通过吸引社会资源的方式引导当地发展。通过动员校办企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引入扶贫项目资金、公益捐赠资金近3500余万元,捐赠图书31000余册,并联系宋庆龄基金会捐赠救护车。
2016年,北京大学“探索‘1+8’帮扶模式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药学院教授屠鹏飞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北大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院系对口帮扶,帮助地方按期脱贫,为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大学按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根北京、服务北京,有序推进与天津、河北的全面战略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北京市推进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三城一区”建设:全面参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调整提升校园周边功能布局,建设北京大学创新一条街,孵化出OFO共享单车等知名创业公司;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参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即将落户怀柔科学城,持续推动在线同位素丰中子束流装置项目前期工作。
学校与天津共建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不断释放前沿技术的转化潜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与天津市合作共建的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极大改善了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水平。北大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第六医院分别与承德市、秦皇岛市、沧州市、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开展医疗合作,有效提升了河北省医药卫生服务水平。
今年4月中央作出设立雄安新区重大决策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率团访问河北,会见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双方就北大在雄安新区建立医学中心、开展高端培训、输送优秀毕业生等合作达成了共识。今后,北大将把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学校服务国家大局的重要选择,以自身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新区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近年来,北京大学坚持守正创新,集中核心资源支撑核心使命,汇聚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外延任务,探索出了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一条新路。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市、启东市和山东省潍坊市建立了苏南分子工程研究院、华东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现代农业研究院,还将与浙江省杭州市合作,共建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上述研究院不但将建设化学、生命科学、农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平台,扩大相关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将为母体学院带来学科和人才建设亟需的各项资源,形成校内外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言献策,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北大发挥了文、理、医、工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高校新型智库。
作为高校新型智库的典范,北大国发院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在过去的20年里,国发院参与了国内几乎每一场关于改革问题的重大争论,在新农村建设、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土地制度改革、电信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汇率政策、宏观调控、股市治理、生育政策调整等诸多领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在资政启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将充分总结发展经验,将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指南,抓住“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机遇,扎根中国大地,不断将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实现北大梦、中国梦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