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宝贵的中国文化

——访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教授

期次:第1461期    作者:校报记者 杜嫱   查看:60


  北京论坛分论坛 “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上聚集了很多知名的学者,马克林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林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国际经济与亚洲研究学院的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1964年,马克林与妻子自荐来华执教,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已往返中国六十余次。马克林发表了多篇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文和著作,孜孜不倦地向世界介绍着真实的中国。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会议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高度评价和赞扬了马克林对中澳人民友谊做出的贡献:“我要对你及众多澳大利亚人士为中澳友好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的谢意!”
马克林在此次北京论坛中的演讲围绕着宏观的欧亚大陆历史展开。他认为中国化的全球化是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但美国化的全球化却呈现出后退的趋势。中国化的全球化对欧亚大陆会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林介绍说,丝绸之路虽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概念最早却是1877年由一位德国地理学家提出的。中国最早将丝绸卖给罗马,但罗马帝皇是禁止这种交易的,因为丝绸虽然质量上乘,却太过奢侈。当我们强调中国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沿着丝绸之路中国同样引进了其它国家的重要文化,文化的交流一直是双向的。例如,佛教被中国吸收,渐渐传播到日本、朝鲜和越南,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文化。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音乐和乐器的传播,琵琶最初源于波斯和伊朗,传入中国,继而影响到了其它的东亚国家。丝绸之路几经衰落和振兴,但是毫无疑问的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影响最重大的振兴思想。马克林援引一位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的思想,认为审视过去才能构建未来,即“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并且指出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欧亚大陆的文明,他告诫大家不要忘了文明本身是一个整体。他非常赞同“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并认为我们现在整个时代都是依赖孔子思想中的和平、和谐、天人合一。孔子的思想能够给我们希望,让我们能对未来的和平有一些期望,这是未来文明的一个发展方向。
会后的访谈中,马克林提到了多年前的西藏之旅。他讶异于西藏文化的强烈和浓厚,时隔二三十年,他回忆起来依然感觉深受震撼,在讲述过程中,他反复提到“这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马克林分享道:“到拉萨后,我借了一辆自行车,就骑着它到处转,参观了哲蚌寺、色拉寺等。”他在拉萨的大街上转悠了十几天,观察着、感受着西藏人民热情友好,他们的舞蹈、他们的衣着、他们的饮食,鲜明独特,散发着勃勃生机。然而他也表达了他的忧心:“西藏本土的文化会被削弱,在我看来,太快的经济发展对当地的原生文化可能是不利的。”
年轻人如何去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直接去那里(Just go there)!”并指出,在某个地方呆的越久,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就越透彻。他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很多年轻学生都非常热衷于出去游玩,他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然而,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不能仅仅“走出去”,也要重视和珍惜宝贵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