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于我:爱与担当

——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

期次:第1461期    作者:校报记者 崔嘉楠   查看:88

 11月3日,钓鱼台国宾馆四季厅,在分论坛“全球时代的城市价值、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会场上,一位面带微笑、和善可亲的女学者缓步走进人们的视线中,她就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世秋教授。自80年代末北大毕业并任教以来,张世秋一直从事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少年立志在山林
童年记忆里的清溪与鸟鸣、报告文学《小木屋》中的丛林与高原,都让青年时代的张世秋对大自然有着深笃的感情。张世秋本科毕业于北大经济学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有幸接触到时任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的叶文虎教授。“他对我说未来中国的环境问题会非常重要,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命题。”张世秋回忆起1984年与叶教授的初次谈话。带着对大自然的眷恋和对这些“新名词”的好奇,张世秋步入了环境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大门。
实践出真知,全国各地的调研考察让张世秋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也让她对环境科学理论的认知不再局限于铅字。“1989年贵州之行,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我走出校园,第一次对社会有了切身感受。这次调研,也对我后来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有很大影响。”张世秋的这种贵州情结长久地绵延加深,有相当一段时间,她常常带学生去贵州进行调研,短则几天,长则两个月。
可持续的城市:“铁腕”与“善治”
张世秋在会上的发言题目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政策与决策》。张世秋强调,尽管我国已迎来了绿色发展的契机,但仍有不同类型的驱动因素(如资源有限、经济增长、能源结构、消费驱动、城市化等)在影响着城市环境,长期限制着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步伐。
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相应指标体系,综合考察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水平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但在张世秋看来,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无法被割裂开来,只有将这三者综合考虑,才能更有力地指导未来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要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准决策的着力点。张世秋指出,首先要找准污染的始作俑者。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企业的排放,但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增长的日常消费活动可能正以更快的速度造成环境质量的变化。其次,治理污染要“铁腕”与“善治”相结合,除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致力于构建具有长期行为改变功能的政策手段,包括将环境外部性内在化到产品或服务当中,善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治理污染。第三,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各个部门的规划是否将环境要素放在突出地位,是否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第四,发挥公众的作用,依法行使公民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事务的环境知情权、受到环境损害时的索赔权以及环境监督权,如此,才能够创建具有长期行为改进功能、政府-企业-公众制衡与互动的良性环境治理模式。
环境治理的收益,全球共享
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性离不开城市的可持续性。但让张世秋颇为忧虑的是,联结的城市关系也势必带来巨大的挑战,即每一个局地的问题,都不再是局地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很多环境问题都是同根同源的,”她举例道,“比如大气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实际上都与我们的能源结构有关。最好能将不同尺度的问题整合考虑,使我们能够以协同成本获取协同效益,从而避免以高成本、高代价的方式来重复进行污染控制和结构调整。”
环境公平和公正是张世秋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思想之一。我们熟知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是环境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规定污染者承担其污染行为所带来的损失。张世秋认为,在当下这个阶段,同时考虑基于“受益者支付原则”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政策,会使得提供持续生态服务流的行为能够得到承认和支付,这将不仅有助于生态的保护,同时,也会有助于减缓贫困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实现。
美丽中国的愿景,你我共担
谈到今天的贵州,张世秋满是欣慰与激动。凤岗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在积贫积弱的1999年便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克服重重矛盾,如今已逐步实现了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我们欣喜地看到,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正向全社会展示着她的后发优势。”
我国当前也正致力推进环境制度的改革,包括法律法规、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多元的环境政策体系已初具雏形。“但政策的有效实施、有效监管更加关键。”张世秋补充说,“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事前也要做好政策的预评估和过程评估,要保证我们所制定的政策有效果、高效率、不失公正。”张世秋同时还强调了公民与社会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当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张世秋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对于北大学生在校园内和社会上组织的众多环保行动,张世秋非常赞赏:“在北大的校园里,学生群体的环境意识和对环保工作的参与热情确实都在不断提高,但环境保护不是一场文艺演出,持之以恒更为重要。北大培养的应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北大的学生要从审视和规范自己日常的基本行为开始。中国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于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她进一步将个体环境行为准则概括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乱为”,并与学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