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终结

——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

期次:第1449期       查看:111


李伯重 李伯重


  5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大学丝绸之路与内亚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系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协办的学术会议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召开。会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作了名为《丝绸之路的终结》(The Closing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Late Ming)的学术报告,汇报了关于明朝中后期丝绸之路经济意义的研究成果,独特的观点引人深思。
作为横亘欧亚大陆的古老通道,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今天国人关注的焦点。在近代以前很长的一段历史上,这条丝路曾经是世界上路程最远、为时最长、同时意义也最重要的国际贸易路线。早在公元之初,丝绸之路已把欧亚大陆两端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以及中间的印度联系了起来,这充分说明了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李伯重肯定了这一文化意义,但同时指出,对于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则有待进一步讨论。接着,李伯重从丝绸之路的历史状况与政治形势两个角度出发,论证了这条被许多人称为“洲际商贸大通道”的实际情况及其在明朝中后期走向终结的深刻原因。
首先,李伯重援引史实,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正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状态。在交通运输方面,这条丝路是一条极尽艰难险阻的路程,且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少变化。在汉代,它西起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经西亚、中亚,最终到达中国的首都长安。到了唐代以后,丝绸之路覆盖范围扩大,从地中海东岸到西安之间,支路繁多,覆盖了中亚的核心地区。然而,无论是哪一条丝绸之路,一路上尽是高山、大漠、草原、荒野,大多数地方人烟稀少,许多地方甚至人迹罕至。从唐代玄奘、元代马可波罗和明代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写下的记述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路程的艰难,许多客商损失惨重,甚至命丧于此。不仅如此,大片的荒漠路段决定了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马和驴,特别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这样的运输方式大大限制了商队的运输能力与行进速度。因此,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是一段极尽艰辛又充满风险的旅程。
其次,前近代时期的世界上,各个国家(或政权)的领土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因此出现许多管辖权不清的地方。不少地区在若干时期中甚至没有国家(或政权)管治,成为政治管辖的真空地区。这种情况使得国际贸易成为高风险的事业。特别是前近代时期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主要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这样一来,使得从事国际贸易的商队更加成为沿途盗匪垂涎的目标。因此丝绸之路上盗匪横行,洗劫商旅,杀人劫财,乃是常情。蒙古帝国解体后,治安更为混乱,商人只能结成大团伙,携带武器,雇用卫队,以求自保。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绝非一条管理得当,繁荣安全的贸易路线,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第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贸易路线,涉及国际贸易的各国(或者政权),在经济政策、语言、法律、风俗习惯以及货币、度量衡、海关制度等方面都不相同,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困难。李伯重指出,即使在今天,国际贸易也比国内贸易更困难,至于在前近代时期,情况就更为严峻了。由于没有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一类共同的游戏规则,因此一旦商业纠纷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只有靠纠纷发生地的统治者的意志来解决。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邦国与游牧部落政权,它们往往对路过商队横征暴敛,或者要求上贡以换取保护。更严重的是,这条路上的政治状况很不稳定,安全得不到保证,贸易当然也大受限制。
总结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状况后,李伯重指出,以上这些因素增加了丝绸之路贸易的成本。由于贸易成本高昂,因此丝绸之路贸易只能进行丝绸、宝石、香料、黄金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商品贩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商品的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不大,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不仅如此,在这些贸易中,中国长期以来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历史上,据伊朗学者阿里·玛扎海里的研究,中亚和西亚向中国输出的最主要货品是马匹。从西汉到明朝,史书都有从西域引入良马的记载。李伯重认为,这样的马匹贸易主要是为了军事用途,其输入处于国家严格的控制之下,对于民间经济并无多大意义。并且,在明朝中后期西北防线收缩的形势下,明朝借助火器,在长城防线上有效实现防守,因此对马匹的需求大大减弱,导致了贸易量的衰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各国(或政权)之间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官方贸易,是明朝笼络其他国家(或政权)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贸易完全取决于有关国家(或者政权)之间的政治关系,因而不是真正的商业活动。由于朝贡贸易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也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贸易性质。明朝在朝贡贸易中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使得这种贸易成为明朝政府的沉重财政负担。随着明朝中后期财政的紧张,这一官方贸易形式也逐渐难以维持下去了。而民间商贸则早已式微,中原的富庶和路程的艰险减弱了商旅的出行意愿,外商到中国内地后基本上定居不归,贸易也随之走向衰亡。
另一个导致丝绸之路贸易衰落的重要原因是在中国与丝绸之路各地的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中亚和西亚对中国商品有强劲需求,而中国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则严重不足,难以在双边贸易中获得收益。因此,明朝中后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闭关之路。
综上所述,李伯重提出,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丝绸之路的历史。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在经济上则否。到了近代,随着大规模商贸活动的发展,这条丝路上的贸易更是已经成为过时之物。正如任何历史上存在过的客观事物一样,丝绸之路也是有兴必有衰,最后乃至终结。那种把丝绸之路称为“洲际商贸大通道”、“永远的通道”的说法,肯定是不符历史实际的。
最后,李伯重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政治形势出发,给出了明朝中后期丝绸之路衰退的另一解释。如前所述,丝绸之路沿途充满各式各样的国家和政权,政治状况极不稳定,反复多变。一些强势的地区势力(特别是游牧政权)往往通过这条通道向外扩张,而中国往往是这种扩张的终极目标。公元8世纪,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就曾经试图通过丝绸之路进犯唐朝,双方在中亚名城怛罗斯会战,唐军兵败,退守安西。此后,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国力衰退,西部防线空虚,幸亏此时吐蕃勃兴,占领了西域,与大食鏖战,阻挡了大食东侵。到了明代,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来自中亚的威胁,通过丝绸之路变得日益严重,从帖木儿帝国到满速儿汗,都力图对明朝发动圣战。因此,到了明代中后期,明朝政府重新检讨对丝绸之路沿途地区的政策,采取更为现实的态度。为了保障西北地区的安全和丝绸之路沿途地区的秩序,明初在嘉峪关以西(今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东部)设立了七个羁縻卫所,称为“关西七卫”、“西北七卫”或“蒙古七卫”,作为处理这些地区事务的机构。经过多年的考量,到了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政府将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而在此数年之前,一些大臣就提出“闭关绝贡”,并得到兵部的支持,因此撤回关西七卫标志着在过去两千年中时通时闭的丝绸之路,终于到了其终结之时。到了清代,丝绸之路贸易在中国的外贸中所占地位已经无足轻重。因此可以说到了明代后期,丝绸之路就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通过这一报告,李伯重使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唤起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使丝绸之路走向衰退的原因是复杂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与政治形势都是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坚持一带一路政策,积极推动新的周边国家外交秩序,才显得尤为重要。读史让人明智,我们必须不断从历史中总结经验,结合国情,立足当下,做出更好的决策。
(校报记者 刘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