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河山待后生

——“寻找致远舰”策展笔记

期次:第1452期       查看:133


 2017年5月31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的策展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完成,共计展出致远舰舰体结构、武器装备、生活用具等46件组文物。
作为赛克勒博物馆年度重要展览,“寻找致远舰”这一选题具有学术和社会意义的双重考量。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致远舰悲壮陨落、北洋海军覆灭,致使“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黯然收场,但这段革新求索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远。而水下考古是考古学迅速发展的新领域,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们经过数年研究探测、调查发掘,于2015年确认黄海海域“丹东一号”清代沉船为致远舰,提取文物400余件,为研究甲午战争和世界海军舰艇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是中国水下考古重大成果。“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致远舰遗物的展出,能使国人亲见最真实的历史,重温国家振兴的艰难历程,是高校博物馆对引领学科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职责实践。
但策划一场有关致远舰的展览,也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水下考古获得的致远舰遗物皆非华丽文物,而是战争劫余的“残骸”,这使展览有别于社会常见的“珍宝展”,且大部分仍在出水保护阶段的文物无法展出,策展团队必须对展品进行筛选取舍,考虑适合的展览形式。
其次,作为甲午战争的代表性事件,致远舰的沉没对国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它发生的时代如此之近,几乎妇孺皆知,却少有人深究过海战细节、争论、它与今天又有怎样的关联。这个题材会引起学者、军事迷、公众较高关注,策展需考虑满足不同观众对内容的预期,又带给他们更深入的认知体验。
基于学科背景和策展意图,我们将展览定名为“寻找致远舰”。所谓“寻找”,既是水下考古的艰辛历程,也是我们以考古发现和展览为契机,重新探寻致远舰的真实故事和它对现今的意义。展览选取46件组文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重整河山——致远舰水下考古”展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三十年艰辛发展和寻找致远舰的历程。
“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展示舰体结构文物和加特林机枪、致远舰舰徽瓷盘等确认其身份的关键证据。
“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展示武器装备文物,并通过1:700的精细舰船模型,再现海战场景。
“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展示舰上生活用具。
“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选取极具对比性、争议性的史料和观点,将战争置于全球史观背景下,引发观众反思。
展览内容上,策展团队与水下考古、近代史、军事领域学者密切合作,力求呈现最精简准确的表达和最前沿的认知。
“其惟春秋”单元邀请美国海军学院学者协助查阅国外档案,补充内容,而考古成果也在这部分发挥着作用。如1895年《英国布拉塞海军年鉴》称致远舰的沉没很可能与舰尾鱼雷管爆炸有关,但水下考古队员在舰体残骸中发现带有保险销的完整鱼雷引信,排除了鱼雷舱被击中发生鱼雷殉爆导致沉没的可能。虽然很多观点难以得出确切论断,却能使观众认识到历史解读的多元性,正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院长所说:“我们更想引导大家改变认识甲午战争的思维方式,从一艘战舰的沉没看到其背后的广阔背景,这在当代全球化的趋势下尤为重要。”
(考古文博学院 王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