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成为新思想的策源地

记“看见桃花源——源流·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

期次:第1438期    作者:■ 校报记者 胡平 王可心 赵加仑   查看:82






购自日本的文创礼品 购自日本的文创礼品
  产品设计组一等奖作品 产品设计组一等奖作品 “ “看见 看见” ”
  概念设计组一等奖作品 概念设计组一等奖作品 “ “桃花源人 桃花源人APP APP” ”






产品设计组三等奖作品 产品设计组三等奖作品 “ “玉凤佩牛角梳 玉凤佩牛角梳” ”
  概念设计组三等奖作品 概念设计组三等奖作品 “ “考古大师桌游 考古大师桌游” ”


初春,坐落在北京大学西北隅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里,名为“看见桃花源”的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正在举行。走进展馆,随即进入了一个古今交融的艺术空间:以佛眼为设计元素的座椅、以桃花源生活为想象创作的“桃花源人APP”、博山炉造型的加湿器、榫卯衔接的花瓶、商代妇好墓玉凤佩造型的牛角梳……从文创大赛到文创展览,此次活动正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的一部分。
桃源不远,杖藜可憩
2017年1月6日,“看见桃花源——源流·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由帷幔勾勒出的半封闭空间、含蓄淡雅的展陈色调、兼具古意与现代元素的展品,令每一位来访者暂时摆脱了钢筋水泥的桎梏,寻找到失落已久的诗意桃源。
“看见桃花源”这一展览主题的确定,得益于缘分与匠心的奇妙邂逅。其中两个元素,“看见”与“桃花源”,分别出自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的产品设计组一等奖“看见”和概念设计组一等奖“桃花源人APP”;在这两个简单的词语背后,也蕴含着策展团队对文创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双重思考。“除了展出大赛的获奖作品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公众介绍文创、反思文创。为此,我们设计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展厅,第一个展厅主要展示我们身边朋友购自各个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及他们与文创的故事,最后一个展厅则用长达三米的帘幕悬挂起公众对于文创产品常见的疑惑。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文创产品并不等同于其他纪念品,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日常生活。它的出现,使文化更亲和、更长久地进入现实,就像一片桃花源,‘仿佛若有光’地照亮了大众的‘烦恼人生’。至于‘看见’,则代表了重新认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态度。”策展团队代表、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思渝这样说道。
同时,“看见桃花源”也是本次展览至关重要的参观线索,“桃花源”在明,“看见”在暗,二者交插并济,贯穿始终。本次策展的色彩基调为粉色,展区说明及悬挂帷幕大部分采用浅粉,扑面而来的桃花元素使人感到别出心裁、生机盎然。九大分展厅主题——“武陵人”“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还家”“怡然自乐”“今是何世”“说如此”“桃源问津”,无一不化用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看见”则主要体现为视觉效果上的张力。在展厅布置上,大量帘幕、嵌入展板的设计,营造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效果,增加了层次,体现了纵深。展柜前方的帷幕,在对应展品位置处均有圆形镂空,镂空旁书写展品基本信息,这种帘幕与镂空的结合,既遮挡了通柜使用在视觉上造成的不必要空白,同时在形式上具有南方园林门窗的图案美,增加了古典气韵,与“桃花源”暗暗呼应。
对于王思渝等展览主创人员而言,“看见桃花源”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展出,那些亲身经历的喜悦与艰辛、困惑与释然,或许都将成为他们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团队中有很多成员是本科生,他们中不少人是第一次亲身参与博物馆策展,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意义之一在于让他们对博物馆专业和相关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王思渝这样说道。
同时他也坦言,本次展览对他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这个展览跟我以前接触过的很不一样,普通的展览大多都是实物展,而这次不同,其中很多作品都是概念性的,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实物,能做出实物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设计师的图纸与实际情况相抵牾、成品和预想中的效果相差较远等等。”他又透露,在展品之外,还有许多需要处理和平衡的要素,包括赛克勒博物馆固有构造的局限,帘幕形制、色差问题等等。以帘幕颜色为例,电脑与实物成品之间色差明显,更遑论加入灯光效果。不过,过程虽然艰辛,收获也是巨大的。“它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文创产品由设计到变现的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思渝总结道。
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在自己的同名诗作中曾写道:“人,诗意地栖居。”或许人类的天性本身便包含着对艺术与格调的向往。策展团队相信,本次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将会激发更多人对文创产品的兴趣,吸引更多人探秘幽僻处、邂逅桃花源。
独辟蹊径,豁然开朗
“看见桃花源”展览的展品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源流·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中的获奖作品。本届文创大赛启动于2015年底,面向所有高校学生征集基于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概念设计和产品设计,共征集稿件316件。通过初评、终评等环节,大赛评选出概念设计组、产品设计组一、二、三等奖共35件作品,所有获奖作品于2017年1月7日至3月10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在大赛启事中,考古文博学院这样介绍本次文创活动的宗旨:“人类历史二百余万年,从一柄石斧到现代城市,我们以设计改变命运,同时不忘追求美的激情。中国五千年来,以这样的渴望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然而如今,它们却沉默于博物馆与荒野,成为往昔消退的标本。考古的目的在于追本溯源,而一切古代遗物,无不凝聚着先人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因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搭建‘源流运动’这个古代文化与当代设计的交流平台,去分享那些永不过时的美好,探寻真正融合传统与当代的设计,以解放古物,唤醒创造力,让传统美重回日常。”
据“源流·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的组织者之一、考古文博学院老师王佳月介绍,举办此次活动主要基于两个初衷。首先,文创是文化的自觉,也是人的自觉,中国目前正处于这场自觉中。近几十年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但文化却一直受西方影响,身处时代变革中的国人,逐渐有了这样的疑问:什么是“中国的”?继承我们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象、艺术创造在何处?这种树立文化自信的诉求,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发展起来。而正确的文创道路,在于“守正创新”,即在清楚认知自身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深入解读就成为了一切的基础,在这些沉默的历史真实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髓,也蕴含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次,举办“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也是基于考古文博学院自身使命的考量。“在现代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时,考古人一直生活在山水和文献的‘桃花源’中,为历史梳理失落的记忆,体悟一代代人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为之倾倒。但当我们重返现代社会,又常常为古今交流的缺乏而感到惋惜。因此,学院想通过一场文创赛,促成一个契机,使过去、今天和未来重新联结在一起。我们绝不是提倡复古、返古,因为每件文物都是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与当时情境息息相关,我们想做的是研究和吸取前辈的智慧、精神,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和应用需求、真正属于中国的作品。”王佳月说。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起了“源流运动”,“源”即面向古代,追本溯源;“流”即关注当今,面向未来。“源流运动”的定位是“考古、艺术、设计”,“考古”科学地提取原始信息,“艺术”加深我们的人文修养,“设计”影响今人的生活,这就是“源流”的理念。文创大赛和展览便是“源流运动”的一场实践,正如大赛启事中所说的:“相信在作品的设计、征集、评选、布展与参观中,我们将携手重新认识过去、现在、未来与自己。”
考镜源流,以故为新
“源流运动”的发起源于一场“如何把考古所得的知识体验带入日常生活、把古典美好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的讨论。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源流运动”的发起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感受“考镜源流、以故为新”的人文情怀和思辨精神。
杭侃谈到,实际上在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后,已经出现过多次文化自觉的运动,如19世纪中叶欧洲的“新工艺美术运动”,便是基于对当时机械化产品的反思,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生活,提倡工业与设计结合,主张生产既美观又实用的艺术品,以改变社会趣味。而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苏醒,设计师们反思什么是“日本的”,并引发出一场以民众生活为基础、以发展日本原创产品为目标的“民艺运动”,力求重新树立日本文化的独立性,其成就有目共睹,著名设计品牌“无印良品”就很好地继承了日本文化发展的这一成果。反观中国,我们如今面临的也是同样境况,我们的文化事业也是大有可为。
而考古文博学院能发起这样一场运动,首先是因为考古学科掌握着丰富的古代物质文化资源,当前中国的考古学科,也已从构建时空框架阶段发展到了解释阶段,成为了一个美学、设计、艺术的“富矿”。杭侃非常推崇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认为“目前国内教育强调历史的教化作用,缺乏美学的感化作用。所以我们想的是如何将考古中的美挖掘出来,展现给大家,激发大家的兴趣。”对这个富矿的充分利用,既能使学生从更多角度去理解和探究古代社会,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志业有更多元的选择。在时代和学科的双重需求下,“源流运动”应运而生。
自2015年9月发起以来,“源流运动”陆续举办了“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云想衣裳花想容——考古与当代服装设计”“念念敦煌——文创手作工坊”等活动,微信平台也推出了“一物”“观展”“创艺”“节气”等栏目。“源流运动”中的所有项目均由学生参与或主导,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的完整认识,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得到历练。譬如“看见桃花源”这一展览,从策划到布展即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希望展览能够体现学生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遇到困难时自己克服。”杭侃这样认为。
2016年3月的女生节,“源流运动”举办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考古与当代服装设计”活动,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服装设计师之一的楚艳,分别以“淡抹浓妆总相宜——考古所见唐代女性”和“中国女性服饰的古典与时尚”为题做了讲演,并进行了一场有关考古与当代服装设计的对话,反响很好。一方面使学者们重新审视考古与日常生活联系之紧密;另一方面,像楚艳这样的当代设计师也从古老的元素中汲取着设计的灵感。“这次合作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专业对沟通的需求,‘源流运动’希望搭建一个连接古典美好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博物馆不应成为古物的坟墓,而应该成为新思想的策源地。”杭侃如是说。
“很多参赛团体和选手问我,文创大赛还要继续办吗?我说当然要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杭侃表示。“源流运动”并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所思、所想、所做,而是要不断探索进益,联合更多的学者、艺术家、设计师、公众,一同完成“考镜源流,以故为新”这一时代命题。
发展不舍昼夜,也需不忘初心。“源流运动”的优势是学术的准确性和对遗产价值的认知,这是运动的基础;项目要做得有味道有温度,而非单纯追求点击率。杭侃认为,当前的中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文创事业也如火如荼,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但真要“让文物活起来”,仍面临很多瓶颈:“我希望‘源流运动’能够做更多有益的思考和尝试,形成一些理念的引导,而不是随波逐流。”对于“源流运动”的未来,杭侃充满了期待:“‘民艺运动’以日本之眼代替欧洲之眼;我们则希望用中国之眼看中国,创造出具有中国审美的作品。在学校里可以与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同时给老师提出新的命题;在社会上可以真正‘落地’,倡导一种有中国趣味的生活方式。”
(本版摄影 王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