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习

期次:第1409期    作者:·陈诗闻   查看:76

  鲁迅小时读书的地方为“三味书屋”,读书的三种滋味是什么?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鱼、肉制的酱)。
这是中国古人读经史子集的感受。读书对人生如同饮食一样是必需的,而且有滋有味,是一种享受。当然,现代人要读的书远远超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而且,读书求学也不完全如饮食,饭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但读书求学越是饱学之士求知欲越旺,如饥似渴,永不满足。
兹举两个例子。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自幼聪明好学,以“一事不知为耻”,毕其终生都在学,他科举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在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很高深的造诣;自学日语、英语,又在德国、法国留学多年,当然精通德语、法语;还钻研过生理学、电学、光学。这样一位学问大家,晚年还遗憾“自然科学、外文,学得还不够”。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牛顿,是近代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首创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总结出运动三定律,他继承和发展前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加之在光学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一生保持着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临终前还说自己“不过像一个海边玩耍的孩子,捡了几块比较美丽的贝壳在沾沾自喜,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实例说明,越是学识渊博、功业卓著的人,越是渴求知识,永不满足。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日积月累追求知识学问。
十六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学问能改变气质,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书使人充实:读文学作品使人心灵秀慧,言词高雅;读历史通古今,明是非,知兴衰,接受间接的经验教训;学哲学使人思维深刻,善于分析;学各类自然科学使人严谨、周密,眼光远大,思路开阔,探索真理,追求精确、透彻、完美。
读书求学能丰富知识、提高智商、增长才能。与此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知识、学问的无涯和自身的不足,能培养人的上进心,培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更重要的是养成乐于读书求知的好习惯,使不论身在何处、何种环境,都能不知疲倦地提高自己,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
创新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作基础。
如何读书求学?古人在《礼记·中庸》篇中有一段话总结的很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短短十五个字,说出了读书求学的要领。
博学 要广泛地学,不限于学课堂知识,不限于学课本知识,凡遇到不懂的就要学,要弄懂它,掌握它,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就是随时随地地学,默默地记在心里,永不厌倦地学习。《易经·系辞》篇中有:“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就是博学,就是知识丰富。知识丰富的人是万事万物万众的希望。这是古人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和期望。在现实生活中,也总是佩服知识广思路宽,解决问题办法多,能力强的人的。对个人,也总希望自己是博学多才的。
审问 要详细询问,向人请教。《尚书》中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虚心好问知识就丰富,主观、自信,保守知识就是贫乏。战国时曾有人劝齐宣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就是“屡次向人请教并不羞耻,向地位低的人学习并不惭愧”。学问本意就包括学和问两个方面,有疑就该问,勇于质疑是问学求知的重要手段。审问不仅对初学者寻求解答,把问题彻底弄清所必需,就是对于专家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进行学术交流也是必需的。
慎思 要谨慎地思考,《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学习而冥思苦想等同于想入非非、胡思乱想,就很危险。学习不深思就学得肤浅,一知半解容易浅尝辄止。相反,若能积极地思考,对所学内容进行反省、咀嚼和回味,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就能“沉浸醇郁,含英咀华”,沉醉于内容丰富深刻的文章中,细细品味它的精华。从学问中享受无穷的乐趣,从书本中读出自己的见地。
明辨 要辨明是非,区分正确与错误,精华和糟粕,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辨别能力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有关,用汉王充《论衡》中的话来说:“用明察非,非无不见;用理铨疑,疑无不定。”即用明智去察看,错误无不显现;用道理去衡量疑难,问题无不解决。只有明智达理者,才能辨非定疑。明辨也取决于对学问的诚挚态度,明辨应该追求真理,只问是非,不计厉害得失。
笃行 将所学内容忠实地付诸行动。在校学生,课堂之外有作业:做练习、做题、做实验,还有校外实习;语文要做作文,各门功课都有考试,或有课堂讨论,这些都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笃行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拓展思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知识能应用才能成为力量,运用知识、学问是一种重要的智能。人知识的多寡表现在工作的能力、耐力和效率上。博学多才、忠于职守的人,他的机智、胆识、谋略、洞察力、预见性、创造力、应急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等,都在实践中发挥出来,笃行是求学的最终目的。
以上所说包含了学习的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读书学习能增长才干,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优秀品德,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尚书》中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功高是由于有志,事业的成就是由于勤劳。同学们应该从小立下大志,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能力强、水平高、有理性的精英,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