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的“铁姑娘”

——记医学部病理学系高子芬教授

期次:第1414期    作者:□通讯员 苑琳   查看:519


高子芬教授 高子芬教授


 病理学诊断一直被认为是临床医学诊断的“金标准”,在病理诊断学界,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高子芬教授的名字就像是一面旗帜,代表着当代中国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最高水平。在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心中,高子芬就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因缘际会,投身病理
1976年初,高子芬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医毕业,留校从事基础研究工作。高子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更多地与临床相结合,服务于一线。病理学是最符合其期望的学科,于是她向相关老师提出申请,希望能成为病理学系的老师。在那个“干一行爱一行、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年代里,如此有想法的小姑娘很不多见。病理学系的老师们为这位有主见的姑娘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并最终决定录用。
1991年,高子芬赴香港大学深造,专攻淋巴瘤诊断和研究。此后,高子芬又先后多次前往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学习和访问。她非常珍惜每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外学习,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抗体。国外的导师们开玩笑地说:“送给高医师最好的礼物就是抗体。”
广泛的国际交流经验,加之多年的专业积累,高子芬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迅速成长为我国病理学诊断的知名专家,尤其是在淋巴瘤领域,更是首屈一指,为我国病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项重担,一力承担
从香港学成归来,高子芬步入了事业的快速上升期。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对于高子芬来说,是最操劳却也成长最快的十年。这期间,她肩挑教学、临床、科研、行政多项重担,每天废寝忘食地超负荷运转,将“铁姑娘”的顽强发挥得淋漓尽致。
1999年,高子芬率先在国内病理界推广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新分类,2001年,她带领团队联合血液科、肿瘤科医生进行淋巴瘤分类及治疗知识的普及宣传,促进了我国淋巴瘤分类与世界接轨。同时,高子芬还肩负起淋巴瘤学科建设的重任,带领团队申请课题,承担了多项淋巴瘤基础研究项目,为我国病理学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为了解决北京地区医疗纠纷的尸解需求,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高子芬倡导成立了北京市尸检中心,挂靠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2006年中心成立挂牌以来,每年尸解量保持在70至90例,大大缓解了卫生局的压力,锻炼了病理医师,从死亡病例中分析出了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也为医疗行政部门提供了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资料。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的病理系老师们多年来一直进行着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却只有教学职称。高子芬意识到这是个急需解决的体制漏洞,经过调研,她向学校领导如实反映情况,建议对病理学系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每一位教师的情况,提出个体化的培训、考核方案。目前,学校已顺利完成病理系教师“双师型”职称转换,弥补了这一制度的盲区,避免了临床纠纷的风险。
2004年,高子芬由于工作过度操劳,在一次讲课后突发胃出血入院。大家听说“铁姑娘”病了都万分关心,前来探望的同事们骆驿不绝。结果发现,刚住院两天,高子芬就把工作用的显微镜就搬进了病房。
高子芬记得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老师就曾经说:“八小时之内没专家。”所以想要成功,只有加倍的努力,她做到了。
迎难而上,勇担社会责任
高子芬不但在血液病理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作为一名解剖病理和外科病理学家,她还具备坚实的病理学基础和娴熟的临床技能。因此,在我国几次抗击新型传染病的战斗中,高子芬都临危受命,进入前线。
2003年,非典肆虐,大量的医务工作者被感染,每天公布的患病人数和死亡病例数迅速增加,医务人员承担着极大的压力。很多领导意识到需要尽快开展尸体解剖工作,只有挖掘第一手的材料,才能研究病因发病,制定应对策略。但是太多的未知数、没有条件等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眼前。高子芬和宫恩聪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共同请命,得到学校支持。宫恩聪负责实验室建设,高子芬负责解剖操作的流程规划。
高子芬向香港大学病理系的朋友索取了传染病尸解的操作流程,并积极组建队伍。由高子芬等人组成的第一小组首批进入地坛医院的传染病尸体解剖室,高子芬担任主解医师。每一次进现场她都慎重地检查队员们的防护装备,尤其是在外出执行任务环境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在个人防护上加强再加强。最终团队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非典的第一手材料,为控制疫情和临床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年高子芬被授予北京市“三八”劳动奖章。
在此后抗击H5N1的过程中,高子芬又一次带队前往江西遂川,在大山上的殡仪馆进行尸检。他们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出流程,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计方案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以迎接WHO专家组的检查。研究成果——H5N1的病理改变、致病机制及胎盘传播的发现——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励。
H1N1疫情发生后,由于条件所限,高子芬只身一人前往西藏进行尸解工作,高原本来就缺氧,还要穿带上防止感染的封闭式隔离衣和面具,工作没过多久,她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现象,不得已只能停下来,吸点氧再继续。这样,经过三次吸氧后才完成解剖全过程。
2008年,在安徽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高子芬带领团队再一次承担了卫生部的紧急任务,对不明原因死亡儿童进行病理研究。五天之内,三次往返安徽阜阳现场,进行三例尸解,经过病理分析,及时获悉明确病因。死亡原因一旦明确,临床医师整个思路进行调整,重新制定诊疗规范。通过正确的临床处理,疫情得到及时控制,挽救了多名患儿的生命。
每一次危难关头,高子芬总是在接到卫生部或卫生局的紧急通知后,第一时间汇报给系领导,及时组队、准备物品,出发执行任务。
光阴如梭,桃李满天下
2014年,高子芬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五届“女教职工之星”;2015年,又获医学部教学名师奖。
作为一名教师,高子芬不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听课学员认真教好每一节课,而且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困惑给予及时的指导,包括就业选择和单位推荐,可谓关心备至。
高子芬常勉励她的学生们:“我没有受过研究生教育,没有硕士、博士学位,而这些是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你们基础那么好一定能做得更好!”
转眼,高子芬60岁了,在北医已经工作了37年。学生们精心制作了一本充满爱意的画册送给她:画册里是她曾经指导过的43名学生写下的话。这些学生现今工作在世界各地,他们写下了对老师的爱和对母校的敬。画册的封面写着“光阴的故事”。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平台是我们成功的基础,学科的优势团队是成就我们个人的环境,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始于足下,执着追求,一定能达到目的。”高子芬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