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北京论坛召开

期次:第1427期    作者:校报记者 年雪琦   查看:245


北京论坛开幕式现场 北京论坛开幕式现场 李香花 李香花 摄 摄


学者聆听报告 学者聆听报告 李香花 李香花 摄 摄


  本报讯 11月4日至6日,第十三届北京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互信·合作·共享”为主题,来自全球各国的300多名学者和嘉宾受邀参加。
11月4日上午,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开幕。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发来书面贺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视频致辞。
4年前,严隽琪就曾参加北京论坛并发表讲话。在此次书面致辞中,严隽琪表示,4年间,北京论坛有了新的发展,论坛所倡导的理念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同,论坛所设想的愿景正在逐步地实现。严隽琪说,今年北京论坛的主题契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符合我们的共同关注,描绘了一条文明交流互鉴的理想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十多年来,北京论坛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准论坛。他在讲话中说:“北京论坛倡导‘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既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也关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既关注问题,也剖析人类文明进步需要应对的挑战,并做出积极的回应。”
潘基文在视频贺信中对北京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北京论坛对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致以感谢。
北大校长林建华表示,推动不同文明的深层次对话,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大学的责任。过去十多年,北京论坛已经成为分享高水平学术研究和思想火花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窗口。
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伊克巴勒·里扎、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发表致辞、韩国SK集团全球董事长崔泰源也在开幕式致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作特邀报告。开幕式由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主持。
开幕式之后,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梅瑞克·格特勒,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大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发表了主旨报告,他们分别就结构性危机、国际合作和互信合作与全球化等主题进行了演讲。
本届论坛下设7个分论坛和1个学生论坛,与会学者就出土文献、生态安全、巨型城市、经济全球化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探讨。
审视人类文明的过去,也探讨人类文明的现在与将来。“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分论坛关注青铜器、古文字与战国秦汉简帛研究,聚焦于出土文献的国际视野。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的作用”分论坛从国际合作的逻辑、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等角度,分析案例,探寻中国与全球治理的路径;“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分论坛从跨文化的视角之下,关注生态城市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角色”分论坛讨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具备全球视角,也拥有全球关怀。“世界文明中的巨型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探讨如何管理巨型城市发展,关注全球巨型城市的治理、财政、规划与面临的挑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制度的视角”分论坛讨论制度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组织结构与管理特征,展望世界一流大学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间的关系;“社会企业概念构建与认证制度发展”探讨了社会企业概念建构与认证制度发展中的欧美模式与东亚模式,分析社会企业的本质属性与认证体制。
既汇集顶尖学者的洞见,也聆听青年学子的声音。本届北京论坛下设1个学生论坛,主题为:大变革时代的全球治理——世界青年的视角和声音。
经过3天的热烈探讨,11月6日,北京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落下帷幕。
闭幕式由北大副校长李岩松主持。闭幕式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作主旨报告,探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中国新的对外开放倡议和新举措”;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引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对论坛未来的展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侃代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也在闭幕式上发言。“北大有决心将大学办好,将论坛办好,承担使命,为世界发展和民族繁荣做出努力!”朱善璐说。
随着第十三届北京论坛落下帷幕,新的征程也由此起航。闭幕式最后,李岩松代表北京论坛向全球有识之士发出邀请,公开征集2017年第十四届北京论坛的主题。
十三载初心不改,执著探索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之路。2016年,北京论坛首度走出国门,于5月24日在巴基斯坦成功了举行首届海外分论坛——“北京论坛(2016)·伊斯兰堡”,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和巴基斯坦”。来自中巴两国的专家学者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展开了对话,共同回顾了中巴两国建交以来走过的65年辉煌历程,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中巴关系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
北京论坛是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迄今已有来自世界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位名流政要和知名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
(校报记者 年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