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南播种梦想

———甘肃文县支教纪事

期次:第1358期       查看:298




  【编者按】为响应国家“积极开展灾区震后重建工作”和北京大学“弘扬赈灾精神,传承光荣传统”的号召,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由北大团委和城环学院搭建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平台)和中国光彩基金会发起“百人计划”,计划连续五年每年组织100名大学生深入到甘肃文县开展志愿服务。该计划在实践和探索中开辟了环保图片展、环保影展、环境教育讲座等多种环境教育途径,探索新的教育援助模式。本报记者近距离观察和采访支教的同学们,听他们讲述支教的故事———乘火车穿越秦岭,沿翠绿的嘉陵江水顺流而下,在掩映在雾气中的盘山公路上蜿蜒许久。北京至文县,车程26个小时,距离1700公里。
  这里地处陇南山区,是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地方。县城不大,群山环抱,白水江穿城而过。
  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交通闭塞,地震、洪水、泥石流常常造访。
  7月18日至8月2日,由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和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联合发起的甘肃文县教育援助“百人计划”活动成员又一次来到文县一中,在这里进行了支教活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26名大学生志愿者与高二、高三的同学们同吃、同住,教授科目涵盖高中必修九科内容。
  “教育是解开锁链的钥匙”
  甘肃文县,是个依山又傍水的小县城。环抱的群山带来了交通的闭塞,多发的地质灾害又给发展带来重重阻力。5·12地震后,这座本来就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上加霜,然而相较于四川地震灾区,这里却并没有获得外界足够的关注。
  “闭塞、贫穷、污染形成一条无形的锁链,而教育,或许是解开这条锁链的一把钥匙。”本次支教活动的领队老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团委副书记侯琳说。
  “百人计划”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年级跨越大一至硕士研究生,院系涵盖数学、化学、工学、中文、考古、农学、英语等各个领域。26位志愿者,5个高二班,12个高三班,每天的两节课是这群人的“战场”。
  “虽然我给别人上过课,之前也经常在人前讲话,但说实话,直到进班的前一秒,我的心还是跳的,怕讲不好对不起他们。”来自北大俄语系的盛文杰在闲聊时谈到。为了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真正实用的知识,她专门带来了自己的高三笔记、教辅资料。“我是被欢呼簇拥着上了讲台。看到他们的眼神,我真的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信任是这个世上最难辜负的东西,那眼睛里是有光的。”来自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方铭璐如是说。
  庄涵和李海生,两位理科达人获得了“人肉讲题机”的称号。分别来自北大工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两人一旦出现在教室里,总是会被问数理化题目的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在答疑的过程中,我们能更详细地展示我们的思考过程,而这些,可能是他们之前得到较少的,也是他们更需要的。”两个“人肉讲题机”几乎每天都要在晚自习时连续答疑3个小时,却从不抱怨辛苦,反倒以此为乐。“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解题比他多!”庄涵指着海生,笑得很得意。
  “有时候真的会挺累的。每天上两堂课,再加上课间入班答疑,嗓子有时会有点儿吃不消。”北京林业大学的郭俊谷笑言,“不过当班里的同学在下课后给你送来水和湿巾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中别,北大见”
  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校园时的感受,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像走红地毯一样”。孩子们从教室的窗户探出头来,用力挥着手,大声喊着:“快来给我们讲课!”志愿者们走进教室时,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在文县一中的校园里,不断听到的“哥哥姐姐好”、悄悄递来的棒棒糖和饮料、孩子们亲手做的手链和发卡、全班一起唱起的歌,都成了大家最为珍视的纪念。
  “哥哥姐姐,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去北京找你们!”在孩子们送来的纸条上,最让人欣慰的话便是这句了。“来文县支教,是我这快二十年来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在最后的告别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张雨萌这样说。
  分别前的那天,孩子们亲手折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爱心,贴在黑板上;精心制作的PPT上写好了对每一个志愿者想说的话:“孩子气的年姐,高富帅涵哥,漂亮的萌姐,冷艳的青姐……”最后的一页,画面定格在这样一句话上:“一中别,北大见!”
  这是一个约定,更是情谊与梦想的见证。
  “还没说完的故事”
  今年已是“百人计划”走过的第五年了。五年间,尽管交通不够便利,尽管余震、泥石流、洪水百般干扰,志愿者们总是尽最大可能克服困难,来到文县的课堂。就如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秘书长、北京大学金鑫老师所说,“这是一种珍贵的成长经历、一次不知疲倦的追寻”。
  五年间,“百人计划”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成长。“我初中的时候,就有和你们一样来自北京的哥哥姐姐们来支教;现在我高三了,又能见到你们,觉得特别高兴。我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变小了,感觉距离拉得更近了。”一个女孩跟志愿者谈起自己初中的回忆时,笑得很甜。
  五年间,“百人计划”也见证着文县的发展与进步。作为百人计划最早的领队老师,金鑫总是有许多故事可以讲:火车票紧张,志愿者们就坐20多个小时的硬座;余震不断时,大家睡前竖起“倒立啤酒瓶警报装置”;在盘山路上遇见泥石流,车辆一度被困……北京大学2007级社会学系本科生、曾经参加过支教的薛荻枫也回忆道,三年以前,“我们的教学在活动板房里进行,条件确实比较艰苦。每天早上,端着盛早饭的碗蹲在马路牙子边上吃,看着远处悠悠的白云青色的山,不禁感叹怎样过其实都是一辈子。”今年,志愿者们来到了文县一中新校区,教室里配备了空调、投影仪,图书馆、食堂宽敞明亮,环境大大改善。“百人计划”真正成为了文县重建之路的见证者。
  五年间,“百人计划”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成长。考虑到短期支教的局限,从去年开始,活动转变思路,在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文县短期支教之余,组织文县的老师到北大进行教育培训,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多种活动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授人以渔”,为文县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今年,环教基地‘百人计划’的五年之约迎来了最后一年。这些年来,在基地运行不断完善、规范的同时,我们见证着文县的变迁,志愿者们也收获了更多在学校无法获得的感受和成长。我们相信,‘百人计划’的教育援助行动并不会画下句点,我们与文县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侯琳说。
  (校报记者年)琦通讯员刘东方铭璐段雨濛)